白癜风的治疗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蓝莓,果实呈蓝色,表面有一层白色果粉,果肉细腻,味道酸甜,并具有独特的馨香气味。蓝莓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增强免疫、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除鲜食外,蓝莓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制药等行业。经济效益显著,国内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蓝莓栽培在20世纪初始于美国,我国蓝莓栽培历史较短,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蓝莓种植技术。学习之前,先来认识一下蓝莓。
英文名称:Blueberry,意为蓝色浆果,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起源于北美,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因果实呈蓝色,故称为蓝莓。一种是低灌木,矮脚野生,颗粒小,含丰富花青素;
第二种是人工培育蓝莓,能成长至cm高,果实较大,果肉饱满,改善了野生蓝莓的食用口感,增强了人体对花青素的吸收。全世界分布的越橘属植物可达余种,主产于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我国野生蓝莓主要产在长白山、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且大部分在大兴安岭地区。近几年来才成功进行人工驯化培植。我国对蓝莓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由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率先进入蓝莓研究领域,并第一个建立了蓝莓产业化生产基地。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营养成分高。其中,由于蓝莓富含花青素,具有活化视网膜功效,可以强化视力,防止眼球疲劳而备受注目。也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特征特性
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又称越橘,是多年生灌木。根据不同品种,树高从40厘米到厘米不等,每丛有5~12个主枝,每年不断抽生新枝,每个主枝可保留3~5个结果枝。蓝莓树的主枝在3~5年时,结果能力最强,6年以后结果能力减弱,需要更新。
蓝莓的叶片为椭圆形或长卵圆形。叶片互生,叶长从0.7~8厘米不等,因品种不同而有别。花为两性花,乳白色或粉红色,形如钟状,有清香气味。花期为7~15天不等。果实形状为圆形或扁圆形,呈深蓝色或亮蓝色,单果重0.5克~2.5克。种核极小,可食率几乎为百分之百。
蓝莓是浅根、喜光植物,根系多是须根,没有粗大的主根。适合在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生长。蓝莓喜弱酸性土壤,最适合土壤的pH值在4.5~5.5之间。
此外,蓝莓有一个特殊的习性:就是在夏季气温高于30摄氏度和冬季气温低于15摄氏度时,蓝莓树几乎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
辽宁大连地区,露地蓝莓多在4月中旬萌芽展叶,5月上中旬开花,6月下旬至7月中旬成熟采收,11月份进入越冬阶段。蓝莓定植第2年有极少量结果,形不成产量,定植第3年进入结果期,之后产量逐年递增,第5、6年进入丰产期,丰产期内平均亩产为~千克。经济寿命长达50年以上。
适种地区:蓝莓品种繁多,根据树形特征、生态特性及果实特点,可将蓝莓简单分为矮丛蓝莓、半高丛蓝莓、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四大类型。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重庆、四川、贵州等省区都可以大面积发展蓝莓种植业。蓝莓品种虽多,但在种植管理上都大同小异。这里,我们就以北高丛蓝莓在辽宁大连地区为例,来介绍蓝莓的种植技术。
蓝莓育苗技术
蓝莓常用的育苗方法是扦插育苗和组培育苗两种。
扦插育苗的方法与其他树种的做法相似,技术要点比较熟悉,这里不做过多介绍。
组培育苗
是通过特殊的组织培养液或者培养基,对离体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在人工调控环境下进行培养繁育,获得完整植株的技术过程。是规模化育苗的发展方向。蓝莓组培苗经过生根及钵内培养,长到20~30厘米高后,成为商品苗。这部分工作必须在实验室和专业大棚内,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不做过多介绍。
我们种植户的工作通常是从买回钵生商品苗开始的。首先,要将钵苗移栽到自家的育苗地里,培养成大苗后再去定植。这样可大大提高前期土地利用率,减少前期投入。钵苗移栽大多在春天土壤解冻后进行。育苗地,要选择在背风向阳、土质疏松,土壤肥力好的壤土地块。每亩地可施入腐熟的有机肥约千克,之后进行旋耕,整平,以行距25~30厘米开沟,沟深约15厘米,并在沟内撒入5%辛硫磷颗粒药剂,预防地下害虫。用量为每亩2~3千克即可。
之后,将钵苗脱钵,按约20厘米的株距移栽到大田里,栽植深度为茎基部比地表低1-2厘米左右。一般每亩地可移栽~0株。注意,栽好后浇透水。
幼苗管理
蓝莓幼苗移栽后,春夏季节要注意除草,除草最好人工除草,不可使用除草剂。并在6月底进行施肥,可按每株10克用量施入硫酸铵,肥后配合浇水。夏末秋初要对苗木进行修剪,可将苗木20厘米以上的部分剪去,促进苗木分枝,入冬前,山东北部及以北地区,露地移栽的蓝莓幼苗,要注意防寒。一般采用薄膜草帘覆盖等方法。
移栽第二年春季,随幼苗植株生长,要进行间苗移栽,移栽后的合理密度为每亩~株。同时,要对苗木进行再次修剪。修剪时,在40厘米左右高度剪枝,促进树体分枝。同时要及时剪除细弱枝。注意,这次修剪工作要在5月份之前完成。为促进苗木生长,春秋两季要进行施肥。春季施肥可以选用硫酸铵或硫酸钾型复合肥,以每株10~20克用量浅沟施入,之后覆土,浇水。
秋季施肥可以选用腐熟好的农家肥,以每亩~千克用量施入。之后在秋季防寒前浇一次透水。11月份之前,依然要做好防寒工作,。这样,经过2-3年的培养,蓝莓树苗长势茁壮,有3~5个分枝,树高在80厘米以上,树姿良好,是优质的蓝莓树苗了。有了优质的蓝莓树苗就可以建园定植了。
选址建园
蓝莓是一次种植,多年收获的树种,所以,园地选择要有长远考虑。首先,蓝莓园要选择建在排水良好,无遮挡物的平地或缓坡地上。山地种植,最好选在浅山区、阳坡。
注意,低洼地、湿地,盐碱地,荒漠沙化地不能种植蓝莓。
园内土壤,最好是通透性良好的沙质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15%之间最利于蓝莓生长。建园时还要注意,蓝莓种植需要有充足的水源。可以选用地表池塘水、水库水,或者配置蓄水池、机井等。
由于蓝莓生长对盐分敏感,所以要对园地灌溉用水的水质进行检测,水中盐分高于千分之一的水不能使用。
1、整地施肥
(1)选择在坡度不超过10°的地方建园,然后亩施20立方草炭土、7-10立方腐熟的牛粪。
(2)施肥后将土壤深翻30厘米,再将石块、草根、硬木块等杂物清理干净,然后整平土地,开挖排水沟。
2、适时定植
蓝莓定植分为春栽和秋栽,春栽必须在树苗萌动之前完成。秋栽,则要在树苗已经休眠后开始。辽宁地区一般在10月中旬进行。定植时,在垅上开定植穴,定植穴长、宽、深各40厘米,穴间距约为1米。在土壤粘性大的地块,穴内放入四分之三的腐熟有机物,有机物可以是松针、木屑、稻壳等。并加入有机肥约1千克、氮磷钾复合肥约30克做底肥。
在含沙量较高的地块,则要放入同样体积的草炭土来替代有机物,草炭土可中和土壤沙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把穴内各种填充物与原土混拌均匀,之后将蓝莓苗放入定植穴内,苗木带土坨定植是最好的。注意要让根系保持舒展,注意提苗,避免窝根,埋土到根茎与地表平齐,之后踏实表土,并做好树盘。栽后要浇透定根水。注意,第二天要再补浇一次,保证定植穴内土壤中的水分均匀渗透。定植密度一般以每亩定植约株为好。
(1)定植时间
①若种植地入冬后较干旱,则可以雨季来临前定植,反之可在秋季至早春萌动前定植。
②若种植地的灌溉条件较好,则一年四季均可定植。
(2)挖定植穴
定植穴的大小以0.5米×0.5米为宜,挖好后将有机物与园土混匀,再回填至穴内。
(3)定植距离
①种植矮丛蓝莓,株行距以0.5米×1米为宜。
②种植半高丛蓝莓,株行距以1米×2米为宜。
③种植高丛蓝莓,株行距以0.6-1.5米×2-2.5米为宜。
(4)配置授粉树
①种植矮丛蓝莓品种可直接用单品种建园,种植高丛蓝莓则需配置授粉树。
②配置授粉树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与品质。
③配置授粉树的比例为1:1或2:1。1:1为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每隔1-2行进行等量栽植,2:1为定植主栽品种后,每隔2行再定植1行授粉树。
(5)定植方法
①适宜的定植对象为2-3年生的强壮苗,也可以定植1年生的生根苗,但此类幼苗的成活率较低,定植后要进行精细管理。
②定植时从营养钵内取出苗木,若钵中已长满根系,可将根系上的土壤打碎后再定植,反之可直接定植。
③定植深度要适宜,确保能将原先的苗木土团覆盖到3厘米左右。定植后要填土,并轻轻踩实土壤,最后浇透水。
3、水肥管理
(1)将偏酸性的水作为灌溉用水,每隔3-5天浇灌1次。
(2)主施氮、磷、钾肥料,施肥比例为1:1:1。硝态氮肥、氯化铵等含氯肥料不可施用。
4、适时修剪
(1)幼树
①幼树期的主要工作为培育树势,以减少营养消耗,比如疏剪弱枝、抹除花芽等。
②进入生长期后,待枝长达到40厘米时要对新梢进行摘心,这有利于增加侧枝的萌生量,快速扩大冠幅。
(2)成年树
①于生长季节对徒长枝和萌生枝(长度达到40厘米时)进行摘心。对于3-4年生的结果树,需将下部弱枝、树冠中部的拥挤丛生枝摘除。
②若植株生长时间超过5年,但植株长势一般,则要及时回缩主枝,即从主枝基部剪除,或者根据具体品种来决定修剪强度。
5、配置授粉树
蓝莓是自花授粉植物,但是配置授粉树可以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授粉树通常选用丰产性强、口感良好且与主栽品种花期相近或略早的蓝莓品种。主栽品种与授粉树品种的配置比例约为5∶1。定植时,授粉树在园中应均匀分布。
6、栽后管理
蓝莓苗定植之后的两周左右时间为缓苗期,这段时期内,水分的管理是提高成活率和促进蓝莓苗生长的最主要因素,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土壤相对湿度在60%左右为好。秋季定植后的蓝莓幼树,在上冻之前要进行越冬防寒工作。大连地区通常要在11月份之前做好防寒。可以采用直接埋土的方法。
操作时,要顺垄埋土。先在每丛蓝莓一侧,横向培起高约10厘米的土枕。然后把蓝莓灌丛的枝条拢起,按顺垄方向,向土枕弯下,之后覆盖土层,一般土层厚13-15厘米为好。保证蓝莓幼树不受冻害,安全越冬。
7、防治虫害
(1)出现大蚕蛾、刺蛾、毒蛾等叶部害虫时,可在晚上用灯光诱杀成虫。
(2)出现食心虫、天牛等枝干害虫时,可将蛀干孔用药棉堵住,这样能灭杀幼虫。
(3)出现果蝇、金龟子成虫时,可在4月份中下旬至8月份中旬用糖醋液进行诱杀。
(4)若种植地位于林区,需避免蓝莓受到鸟类的啄食。
8、及时采摘
(1)一般情况下,蓝莓会在6-8月份成熟,成熟后其表面大多呈蓝黑色,此时可进行分批采摘。
(2)采摘时间以傍晚为宜,高温天、下雨天、果实表面有水时不能采摘。
(3)用作鲜食的蓝莓要进行人工采摘,用作加工的蓝莓可进行机械采摘,盛果期每隔2-3天采摘1次,始果期、末果期每隔3-4天采摘1次。
蓝莓适合哪些地区种植
1、适宜种植区域
(1)蓝莓适合在安徽、云南、吉林、辽宁、贵州、山东、江苏、广西、黑龙江等地区种植。
(2)我国蓝莓四大种植区为长江流域蓝莓产区、白山和大小兴安蓝莓产区、华南蓝莓产区、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蓝莓产区。
2、种植条件
(1)土壤疏松通气,排水能力良好,PH值为4-5.5,有机质含量达到8-12%,种植地附近具有充足的水源。
(2)在PH值不理想的情况下,可撒施硫粉进行调节(维持效果可超过3年),若土壤的PH过高,则蓝莓容易出现生长不良、产量下降甚至是植株死亡的情况。
(3)蓝莓对水分较敏感,种植期间可将河水、地下水、水库水作为灌溉用水,水质的含盐量需偏高。
(4)定植前1年,应结合压绿肥的工作将土壤深翻20-25厘米,杂草较多时可提前施药除草,若土壤类型不符合条件,需改良土壤,确保蓝莓能够正常生长。
露地蓝莓管理技术
幼树期管理
定植第二年春天,当大地基本解冻时,大连地区大约在4月中下旬,就可以去除防寒。之后对树体根部进行培土和整畦。去除防寒后的主要工作是对蓝莓幼树进行修剪。剪除伤残枝、水平枝、细弱枝。并将形成的花芽全部去除,尽量不让其结果。幼树期管理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有机物覆盖。“有机物覆盖可有效抑制园内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墒情,在酷夏季节,还能降低地温。是保证蓝莓高产、稳产必不可少的技术要点。”
覆盖物可以使用玉米秸秆、锯末、松针、稻壳。种植户可以就地取材。一般,覆盖厚度保持10厘米左右,随有机物的腐烂,以后每年再继续添加。蓝莓的幼树期是指从蓝莓定植后到可以采摘前的这段时期,如果管理得当,通常为一年时间,幼树期的中心任务就是养树。蓝莓幼树处于旺盛生长阶段,土壤相对湿度要控制在60%左右。
5月下旬,为了强壮蓝莓幼树长势,可以追肥。有条件,最好根据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测定结果科学施肥。蓝莓正常生长需要的土壤中全氮含量为0.1-0.2%,低于该含量时,可按每株50~克的用量施用硫酸铵。高于该含量时,可施入同量的磷酸二氢钾。在距树体20厘米处,挖20厘米深的穴,施后覆土。
一般在7月中旬之前,对蓝莓幼树进行夏季修剪。这次夏剪非常重要,它决定着来年的产量及以后蓝莓树的长期整体长势。修剪时,首先是对具体树形进行规范,一般保留5~8个主枝,并对个别强旺枝进行短截,促使其多发分枝。要疏掉幼树基部的水平枝、病弱枝、过密枝,尽量扩大树冠,保持树势,更利于提高今后产量。
为保证营养供给,在7月底前要适当追肥。一般在距树体20-30厘米处挖20厘米深的穴,可按每株1~2千克的用量施入腐熟有机肥,施后覆土。接下来的几个月,蓝莓树体会有明显增长。当天气变冷时,依然采用埋土方法进行防寒。
结果期管理
冬去春来,去除防寒后,定植第三年的蓝莓树将大量开花结果,也就进入了蓝莓树的结果期管理。蓝莓成树在春剪时,根据品种和树势决定其负载量,然后剪除多余花芽,同时疏除残损枝、细弱枝、过密枝,适当短截旺枝。
春剪之后,施用促芽促花肥,按每株1千克用量,施入腐熟有机肥,多采用浅沟施入,施后覆土。一般在5月初,蓝莓园内就花香一片了。
为保证种植园内授粉座果率与果实质量,除了合理的配置授粉树外,在园内放置蜂箱,也是个辅助授粉的好办法。一般可按每1.5亩放一箱蜂的比例放置在园地中部。同时,开花期间应该进行疏花作业。疏花包括去除生长位置过低的结果枝,细弱枝和过密结果枝。花穗过多的结果枝上去掉长势弱和过密的花穗,保留2~4个花穗。每个花穗中,去除过密过小的穗轴和一些过密及较晚的花朵,使每簇花穗保留10个以下花朵为好。留花量不可过大。
开花一周左右时间后便会陆续座果。一般在5月中下旬,为促进果实初期正常生长,要施一次壮果肥。可按每株约3千克用量施入腐熟有机肥。随着果实膨大,蓝莓树体需水量大增,土壤相对湿度低于50%时,要进行浇水灌溉。果实一天一天的成熟,即将进入蓝莓的采收期了。
采收期管理
辽宁地区所种植蓝莓品种的采收期多在6月下旬到7月中下旬期间。
采收前管理
为保证蓝莓果实品质,采前管理也很重要。采收之前的两周内尽量少浇水。水分过大,会影响蓝莓果实含糖量,或者造成裂果现象,从而影响其口感和耐储性。采摘用具必须提前清洗、消毒、晾干。
采收
当蓝莓果色变蓝,颜色加重时,收获的时候也就到了。供鲜食的蓝莓,最好还是人工采摘。工作之前,工人必须严格洗手。要选择整个果实呈深蓝色,果蒂部分基本变蓝的蓝莓采摘。采摘时不要反复触摸果实,尽量保证果粉的完整。它对果实的商品性可是有着重要作用呢。
果实处理
采下的蓝莓鲜果,要放到阴凉处。可以在地头搭遮荫棚。但是要尽量缩短地头存放时间,尽快送入分检室。分检室内的温度保持在12—15摄氏度,1个小时后再进行分检。分检人员在工作前穿好工作服,带好帽子,严格洗手后,将果子按规定分级。分级标准为:果实直径在1.8厘米以上的为特级果、1.5-1.7厘米的为一级果、1.2-1.4厘米之间的为二级果、其余小果、破损果为级外果。级外果不再做为鲜果出售,将分好级后的蓝莓鲜果按标准称重,装箱之后就可以出售或暂时放入储藏室。储藏室内的温度保持在0—1摄氏度。
采后管理
采收之后的蓝莓园,还有一些工作是不容忽视的。首先,要对整个树体进行夏季修剪。要对蓝莓灌丛内部6年生以上已经衰退的主枝从基部剪除。对生长空间相互影响的主枝去弱留强。疏除或短截长势过旺的枝条。对基生枝进行整理,过密枝,水平枝,弱小枝,病枝都要剪除。同时要剪除当年的结果枝上采果后的空枝。
要使整个树体的枝条,高低错落有致,树形均匀。有利于树体的通风透光。这次夏剪是保证来年结果量的关键技术。蓝莓在夏秋季还有一段时间的旺盛生长,所以要对采果后的蓝莓树进行养分补充
一般是在垅上开沟,深20厘米,宽15厘米。最好施农家肥。施肥用量按每株施入腐熟农家肥2~4千克。将肥撒入沟内,回土盖好。在蓝莓种植过程中,如果水肥控制合理、整枝修剪得当,一般不会发生病害。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金龟子及幼虫,果蝇幼虫等虫害,可人工捕捉或在园中悬挂灭虫灯。进入丰产期后的蓝莓树在冬季里依然需要做防寒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