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立冬养生首要保暖,您知道有哪些误区吗 [复制链接]

1#
治疗皮肤白癜风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71218/5941903.html

今日立冬

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天气寒冷。冬日养生防病重中之重就是保暖。医院中医内科主任朱春芳提醒大家,保暖有误区,今日认清应避免!

误区一:每个人穿衣一样多

多穿衣服是保暖工作的第一步,但是人的禀赋不同,穿同样的衣服,体质偏热的人觉得合适,而素体偏寒的人则可能觉得冷;青壮年穿衣相对少,婴童和老人相对多;同一个人,身体健康时穿衣相对少,身体不适时穿衣相对多。朱春芳主任提示,对于健康人来说,温暖的重要标志就是手脚暖和,而对于某些病人而言,手脚温暖时,身体可能已经过于燥热。比如末稍神经受损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手脚对寒冷的主观感受可能比较差,而有些末稍循环较差的朋友由于血管细,血流慢,手脚也难以温暖,他们都需要格外注意衣穿得当。

误区二:过食肉类防寒

我国北方有立冬吃倭瓜饺子的习俗,而南方有吃肉的习惯。无论是热气腾腾的饺子还是培补元气的肉汤,都符合冬季进补的养生理念。现代人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时饮食已过于滋腻,冬季吃更多的肉食,不仅会引起肥胖,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率。朱春芳主任提醒,冬季进补确实可以防寒,但前提是有进补的需要。比如阳虚的朋友,可以吃羊肉,阴虚的朋友,可以吃鸭肉。如果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判断不清的朋友,还是建议咨询中医大夫。

误区三:喝酒保暖

健康人少量喝酒有利于兴奋神经,扩张血管,确实能让人觉得温暖,但是这个“热”是从人体内部产生的,经皮肤向外扩散,人体本身的热量并不会增加,也不是由环境补充而来,因此也容易散尽。如果喝酒后处于寒冷的环境中,人体更加容易消耗热量,觉得更冷。因此不提倡大家喝酒防寒,尤其是大量喝烈酒,对身体百害无一利。

误区四:过度依赖取暖设备

现在生活越来越舒适,夏有空调冬有暖气,暖宝、电热毯等各种小型取暖器进入了大家的生活,很多人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变弱,稍有变化就容易生病,其实这并不可取。朱春芳主任认为,中医养生要求天人合一,四时相应,四季变化时,健康的人体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让身体适应一定的温差有利于增强体质。

正确的保暖应该内外兼顾,因人而异

人体要抵御寒冷应该内外兼顾,因人而异。特别怕冷可能是疾病、亚健康导致的,应该进行针对性的调理。朱春芳主任提示,怕冷主要是阳虚引起的,头部特别怕冷、怕风的朋友要考虑是否有肾阳虚;手脚冰冷,小便清长的朋友要考虑肝气不舒、阳气不足或者气血虚;上热下寒可能是脾胃不和、肾不纳气;这时,常规的保暖措施并不管用,需要中医辨证施治。朱春芳主任提醒,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寒主收引,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是引发脑梗、心梗的重要原因之一。冬季还是胃病的高发季节,外界空气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引发不适,加重胃炎、胃溃疡的病情。因此脾胃病人冬季外出应该戴上口罩,饮食上不宜生冷,外出受寒后可以适当喝些热水或者姜汤暖胃驱寒。

朱春芳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主任

京城名医堂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名中医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医大师唐祖宣传承工作室专家组成员

——擅长——

糖尿病、痛风、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病、脑梗、脑梗后遗症、半身不遂、面神经麻痹、偏头痛、前列腺炎、急慢性肾炎、泌尿系统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咽炎、鼻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肺炎、结肠炎、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痤疮、湿疹、带状疱疹、甲状腺病及妇儿科疑难杂病等。

北京中医药医院

医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