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年轻人猝死事件时有发生,而其中大部分猝死事件都与心脏病有关,急性心肌梗死这个以往的“老年病”,在年轻人猝死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令人谈“梗”色变,年纪轻轻因冠心病丧命,难道冠心病真的会遗传吗?
什么是冠心病
首先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冠心病:顾名思义,冠心病就是由为心脏供血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疾病,引起心脏供血减少或中断引起的心脏病,常见的有“心绞痛”“心衰”“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还有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猝死”。
冠状动脉是怎么生病的
冠状动脉是如何生病的呢?健康的冠状动脉内膜是光滑的、血管腔不存在狭窄;当发生病变时,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粥样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如果动脉壁上的斑块形成溃疡或破裂,就会突然形成大量血栓,使整个血管血流完全中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少数冠心病发生时无冠脉血管狭窄,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痉挛)。
冠心病不是生来就有的
因此冠心病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后来冠脉血管发生疾病才引起的,那么哪些情况会引起冠状动脉发生疾病呢?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目前公认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性别(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家族史(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压力过大等。
如果有家族史,后代也不一定会有冠心病,但后代发生冠心病风险增加,更加要做好预防。
哪些人群易患冠心病
冠心病好发人群有如下特征: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的和伴有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情况的人群。
冠心病该如何预防
年龄、性别、家族史是不能改变的,因此冠心病的预防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从生活方式和饮食做起,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身心愉快,保持好心态,忌暴怒、惊恐、情绪激动;控制饮食,饮食清淡易消化,少食油腻、脂肪、糖类,要用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晚餐量少,不宜喝浓茶、咖啡;戒烟限酒,吸烟是造成心肌硬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绝对戒烟。少量饮酒可能有益,最好不饮酒,尤其是烈性酒。
最后要保持劳逸结合,规律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数据,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地风险,依从专科专业医师建议,做好长期规律、有效管理。
谈完上面这些,我们就可以知道,冠心病不是遗传性疾病,冠心病发病人群呈年轻化,主要是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生活压力增加,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减少,年纪轻轻就三高、肥胖,加之一部分人有熬夜、吸烟不良生活习惯,冠心病盯上年轻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正确认识冠心病,科学预防才是远离冠心病的根本。
房颤合并冠心病抗栓治疗策略何奔:左心耳封堵的进展与争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管理
医学丨发现丨科普丨健康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身体更加健康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原创文章转载需告知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我都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