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性高 http://www.gs218.com/11月20日,
是我国心梗救治日
警惕第一次的心绞痛
小心不典型的先兆症状
在意身体发出的信号
注意,急性心梗最典型的症状是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即便休息及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也不能完全缓解。这时,必医院,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身边有人发生心梗,
我们可以做什么
心梗异常危险,引发的猝死更是危险至极。
周玉杰教授做客“健康大咖谈”直播活动,对心梗救治相关问题进行权威解答。
怎么知道自己心梗了
01
心梗发生时都会剧烈胸痛吗?
最常见表现就是胸痛,程度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并且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患者亦常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甚至有濒死的感觉。
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很多急性心梗患者的发作症状不典型,可以表现为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肩或腋下疼痛、后背痛、嗓子痛、脖子痛、头痛等,这些不典型部位的疼痛容易被患者忽视;“无痛心梗”多见于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
另一方面,胸痛只是一种症状,会出现胸痛的疾病,除了心梗还有很多,例如主动脉夹层破裂、肺栓塞等等。
02
哪些人容易得心梗呢?
传统上来讲,冠心病有九大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超重或肥胖、不良生活方式,以及年龄、性别、以及遗传。危险因素种类越多,单个危险因素偏离正常范围越严重,心梗的发病风险就越高。
03
心电图正常就不会得心梗了?
我们常规体检时,静息心电图正常,并不意味着心脏就一定健康,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心梗的风险。一般,有明显胸闷或者胸痛的病史,建议做一个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或者动态观察有无心电图改变等来确认是否有心脏问题。
心梗会遗传吗
04
如果父母有心梗,子女属于高危人群吗?
周玉杰教授:心肌梗死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有家族遗传性,而动脉粥样硬化一般是引起心肌梗死的直接原因。如果父母或家人中有心梗病史,自己还要警惕。
与冠心病发生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有可能在家族中集中发生,例如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都可能遗传。
为避免家庭成员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从生活细节来预防十分必要,比如戒烟限酒,锻炼身体,健康饮食。
05
一般心梗容易什么时间发作?
心梗的发病以每天早上6时到11时发病率最高,在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
提醒大家,出入空调房间、坐飞机等最好随身携带衣物,注意温度变化,避免寒冷刺激。
06
心梗和心绞痛如何区分?
冠心病的患者可以有一些症状表现,我们称为心绞痛;典型的心绞痛是在胸骨后有压榨样的疼痛。
心肌梗死的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仿,但疼痛程度更为剧烈,持续时间也更长
心梗了,该怎么救
07
一旦怀疑自己发生心梗,该怎么做呢?
请记住下面的三个原则:
(1)呼救:拨打、告知亲友,打开房门。
(2)休息:就地平躺或卧姿休息,缓慢深呼吸,减少活动,不要尝试各种不靠谱的自救方法。
(3)慎用药物:部分心肌梗死会出现低血压,此时再服用硝酸甘油会加重病情;阿司匹林也会为后续疾病治疗带来困难,因此这两种药物的服用都需慎重。
猝死与心梗是什么关系
08
除了拨打急救电话,身边人还能做什么?
切忌随意搬动。如有条件最好给患者测血压,血压过高或过低服药均有风险
如患者发生昏迷、意识丧失,我们应该迅速判断有无呼吸心跳,如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确认周围有无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必要时按说明书使用。
非专业人士平常可接受心肺复苏培训,关键时刻可以救人一命。
远离猝死,告别“气急累”
09
“猝死”为何变得越来越频发?
为降低猝死风险,我们应:
(1)规律饮食、不过饱、多吃蔬菜水果,远离高油脂、高能量、低营养的食物;
(2)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
(3)保持平和的心态,情绪稳定乐观,不要过喜过悲;
(4)劳逸结合,避免连续熬夜加班,学会释放压力和放松身心。
10
猝死发生前有没有“预警”信号?
50%多的患者在猝死前的几天至几个月可以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在猝死前1小时,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发心悸或晕厥等。
患者应重视这些猝死的预警信号,一旦出现这些预警症状,应及时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