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吓人喝水竟也能致死,尤其是在冬天 [复制链接]

1#

众所周知,人不能不喝水。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水也不是想喝就能喝,想喝多少就喝多少的,对于心衰患者而言,喝错了水甚至会带来致命的伤害,尤其是在冬天这个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

对于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群,喝水多或少对身体影响并不大。但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本来心功能就差,如果大量喝水会加大心脏后负荷,使从身体各处流回心脏的血液突然增多,本就不堪重负的心脏此刻更是雪上加霜,从而引发胸闷、气短等各种各样的心衰表现,严重时会导致心功能急剧恶化危及生命。

另外,冬天大家喜欢煲汤养身,但汤水中过多的水分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过度的进补也会导致血脂升高,从而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而心肌梗死会诱发心衰。

图片来源:摄图网

心衰为什么在冬天高发?

中国疾控中心等机构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显示15.8%心血管病死亡与“天冷”有关。寒冷天气会引起人体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中风、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死。

冬天气温下降,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得全身血管收缩,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由于自身都供血不足,就会导致心肌缺氧。同时外周血管收缩导致心脏前负荷加重,双重因素作用易致心衰发生。

心衰患者抵抗力差,寒冷天气时很容易并发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衰。因此,心力衰竭的患者要预防感冒,尤其有左心衰的患者,常常也会有肺淤血,淤血是滋养细菌、病毒的“好地方”,所以一旦患者感冒,就比较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加重心衰。

心衰患者饮水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饮水上,老年人必须严格控制,因为心衰患者排水功能受到影响。如果喝进体内的水分,无法及时排出体外的话,会有生命危险。心衰患者每天必须严格记录水分的摄入量,不光要记录喝水量,还要记录水果、汤、饮料等所有水分摄入情况,同时要记录每天的排出水量,在冬季主要就是尿液量。

对于心衰患者,应保证每天摄入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基本持平,或者摄入量稍低于排出量。一个60-65公斤的成年患者每天摄水量在-ml比较合适,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水的摄入量要控制在ml左右。

一旦摄入和排出不平衡,就要引起重视,医院就诊。

图片来源:摄图网

冬季心衰发作有哪些征兆?

患者发生心衰时会有一些征兆,比如胸闷、心慌气短症状加重,出现这些情医院就诊。


  

一到冬天,因为心衰住院的患者就多了起来。这是因为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发展到最后都会发生心力衰竭,最常见的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医院应该如何应对?

 

家住偏远地区的患者,如医院,一定要做到这几点:首先,原来吃的药不要停,按医嘱继续吃;其次,减少活动;再次,减少水的摄入量,包括喝水、吃水果、喝粥喝汤等,另外,将喝水的时间改在上午,晚上休息时避免喝水。

患者可以根据病情自行增减药量吗?

心衰患者增药减药不能自作主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像卡托普利、沙坦类这些药物有降压作用,在服用过程中随意增减会造成血压波动。而β受体阻滞剂会影响心率,随意增减,心率改变可能会直接诱发心力衰竭。

注意:冬季心脏病突发事件要比其他季节高。患者一旦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大面积心肌梗死的最佳抢救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所以老年人要做好冬季保养,以防万一:

1重视饮食

心衰患者切忌暴饮暴食,特别是不要吃得太咸,强调低盐饮食。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也要尽量避免。煲汤进补是我们常见的饮食方式,但心衰患者应注意汤水的摄入量,过多的水分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很多心衰患者本身每天需要口服利尿剂来减轻水肿,更要注意水的摄入量。

提醒心衰患者的是口服利尿剂要注意监测血电解质,防治低血钾的发生,由于长期利尿引发低钾会诱发心律失常加重心脏病。食物中香蕉、海带、菠菜等含钾丰富,可适量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粗纤维食物可减少便秘的发生,也有利于减少心衰患者的病情发作。

图片来源:摄图网

2适量运动

心衰患者急性发作时需要卧床休息,但在病情稳定时可以做些太极拳、散步等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心功能。运动一定要做有氧运动,就是活动不会引起胸闷不适,心率不要超过平时心率的50%。心衰患者如果在活动中出现胸闷气短,心绞痛发作,头晕低血压等不适则要停止运动,活动时间也不宜过长,量力而为,20分钟即可。

很多患者和家属认为一旦心衰了就不能动了,其实心功能在二三级的患者,平时做一些运动更有助于健康。推荐心衰患者做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比如太极拳、慢跑、散步等。每天的运动量因人而异,如果患者运动以后感觉比较舒适,就是合适的运动量。


  

另外,冬季不要在特别寒冷的早晨或者特别寒冷的晚上运动,在吃完早饭过了一会儿、太阳高照的时候,大概就是上午九、十点钟左右或者下午4点左右运动比较好。

3注意保暖

一方面寒冷的天气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收缩,造成心肌缺血加重,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也就增加了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发作和突然死亡发生的机率。

心衰患者日常生活的“五个注意”

1.监测体重

每日测定体重以早期发现液体潴留非常重要。如在3天内体重突然增加2kg以上,应考虑已经有钠水潴留(隐性水肿),需要利尿剂或加大利尿剂的剂量。

2.限水严重低钠血症(血钠mmol/L)患者液体摄入量应2L/d。严重心衰患者液体量限制在1.5-2.0L/d,有助于减轻症状。轻中度症状患者常规限制液体并无益处。

3.限钠

心衰急性发作伴有容量负荷过重的患者,要限制钠摄入2g/d。

但如长期使用强力利尿剂、摄入吸收不良、存在低钠血症的患者,则不主张严格限盐,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还需补充含盐高的食物及钠盐的直接摄入。

4.休息和适度运动

心衰症状严重时需卧床休息,但要多做协助患者被动运动,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情况改善后在不引起症状的情况下,鼓励体力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

5.营养和饮食

宜摄入低脂饮食、戒烟,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严重心衰伴明显消瘦者,给予营养支持。

☆本期内容为上海养老网整理,资料来源:上海交通大医院、上海疾控、中国劳动保障报、好豆网、个人图书馆作者:你是我的唯一9h及网络,如涉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THEEND

近期推荐★全球每年有30多万人死于跌倒!如何防止跌倒带来的伤害,来学小技巧→★民政部部长李纪恒署名文章:《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太露骨,竟然画出无数成年人的秘密!★收藏

边学边做,爸妈居家照护条★人生下半场,请多留一点时间给父母!★转给爸妈看看!卫健委发布63个老年健康教育视频★83岁老人公共浴池洗澡被拒!如何解决独居老人养老困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