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焦守广
作为科室里的“80后”青年骨干,杨洁已有着17年中医理论的学习积累,与10年的一线临床经验。求实创新,注重跟进中医药最新研究进展,在科研和临床工作中创新思路。她依托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系统梳理名老中医经验,进一步拓展导师杨传华教授的“血脉理论”,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和诊疗。
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让她在省中医年度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中脱颖而出,被破格聘为“副主任医师”。
01:13杨洁(右)在和同事交流。
注重学习脉学理论
与临床实践互相验证
年入职,在名医前辈云集的省中医,短短几年的工夫,杨洁就已经成长为科室里的青年骨干力量。看上去虽然年轻,但她已有17年中医理论的学习积累和近10年一线临床经验,是中医心病学泰山学者团队核心成员。临床中,她注重脉学理论的学习,并注重脉象和临床实践应用互相验证,提高疗效。
年1月12日,67岁的陈先生捂着胸口走进了杨洁的诊室,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陈先生室早频发达多次。此医院就诊,但由于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较多,虽然经过导管消融等治疗,病情并没有控制住,还伴随又胃胀、饮食不佳的症状。而由于其家庭因素影响,精神上也遭受着较大压力。
杨洁根据检查结果,结合陈先生脉象,为其制定了一系列的中药治疗方案,一是调节情绪,二是心胃同治。“室早是人群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轻者毫无症状,重者出现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头晕,甚至出现不良的心脏事件。”杨洁说,影响心脏的因素有很多。心悸主要是心神失养,对应早搏,这时需要养心安神,疏肝解郁。
经过中医辨证治疗,陈先生基本恢复了正常。最近一次的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早”已由多次降至多次。
在临床工作中,杨洁不仅虚心向前辈请教,也不断向患者和同行学习。有一位房颤行射频消融术后再复发的患者,因不想再次射频消融前来就诊,反复用药,效果不明显,房颤仍然发作。后来这名患者前往他处就诊,效果显著,患者回来把方子告诉了她。“在我那个方子的基础上多加了几位药物,其实我要感谢这位患者,让我得到了学习和提升。”杨洁说。
每次提前半小时开诊
自费印刷健康宣教手册
杨洁出生在行医世家,她的爷爷,早在14岁就开始行医,那时还是北洋军阀时期,一直到96岁去世,一生都在江北、鲁南悬壶济世,还著有《孔明故里验方集》、《蒙山本草》、《哲三脉学》等,被群众称为“沂蒙李时珍”。爸爸妈妈也是医生。
小时候,杨洁印象最深的就是家里一面墙的药柜,还有那至今还未散去的中草药味。“捣药杵被我当成话筒,常做的游戏是给布娃娃打针。”爷爷带她一起爬山摘草药,一个个的教她辨认。许多年过去了,爷爷也已不在人世,但那些画面至今停留在她的脑海中,而爷爷教导的“医莫先于脉”也被她一直谨记。
在中医药的熏陶中长大,杨洁也渐渐萌生了对医学的兴趣,尤其是传统中医药文化。高考填报志愿,她毫不犹豫报考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顺利被中医专业录取,然后再读硕士、博士,一直沿着小时候的梦想坚定前进。
“对我影响最深的两个人,一个是爷爷杨希明,他带我推开医学的大门,一个是导师杨传华,他让我拓宽了眼界,帮助我成长。”杨洁说。
杨洁时刻保持学习热情,大量阅读中医典籍医案,注重从古人验案中得到启发,在学习中临证,在临证进一步验证,不断追求进步。此外,她还求实创新,注重跟进现代科学前沿进展,在学习科研和临床工作中创新思路。
家庭“行医济世”的传统和导师“为患者服务”的谆谆告诫,让杨洁在从医路上始终坚守“医者仁心”的初心。许多患者首次就诊,不懂如何服用药物,不懂生活方式上如何改善,她根据患者的需求自掏腰包印刷健康宣教手册,让患者更加明了的记录用药。门诊患者较多,每次门诊她会提前半小时以上开诊,以满足患者需要。
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让杨洁在针对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能够突出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渐渐的,“杨洁”两个字在患者圈中口口相传,她的门诊量连续三年居科室前列。
拓展“血脉理论”
系统研究难治性心绞痛
依托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这个平台,在医院几代人研究治疗高血压病的基础上,杨洁梳理了导师杨传华教授的经验方,系统学习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通过信息采集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开展首席专家的经验数据挖掘研究。
同时将导师杨传华教授“血脉理论”的学术思想进一步拓展,在难治性心绞痛上进行了临床相关性研究。
随着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技术的日臻成熟,PCI术后持续和复发性心绞痛成为目前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现代医学也相对棘手。杨洁在“血脉理论”应用研究的前期基础上,病症结合,探究PCI术后心绞痛的辩证治疗。
科研课题主要立足于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从表观遗传学的视角,以中医辨证和中药组方为指导,从基因学方面对理论做进一步的验证,深入解读中药多通路多靶点的作用机制。
科研方面,杨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课题、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等多项研究课题项目,发表SCI2篇,中文核心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4部。获得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医院年度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中,中医技术突出的杨洁脱颖而出,被破格聘为“副主任医师”。医院职称制度改革(双自主)后的首次岗位聘用。如果按以往的要求,具有中级职称的杨洁要到年才符合晋升“副高”的条件。
“医院给我们年轻人的机会,更加有动力有干劲,除了我还有很多有实力的年轻人,希望在这样的改革之下,大家都能跳出来。”杨洁表示,晋升只是一个开始,心内科作为国家心血管重点专科,还有许多名医前辈值得自己学习,接下来她会更加努力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