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任市委书记相继落马,亟需断腕式治理
目前的“断腕”、“剜肉”虽然主要着眼于治标,主要是为了清除腐败存量,但治标能够为治本赢得时间和空间。
云南昆明市委书记高劲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并很快被免去市委书记职务。此前,他的两名前任张田欣、仇和已先后中箭落马。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岗位,三任市委书记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相继落马,如此 接力腐败 令人震惊,更发人深省。 三任昆明市委书记 前腐后继 ,让人联想到山西太原市出现过的类似现象 去年8月,中央纪委宣布时任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被查,曾担任过太原市委书记的侯伍杰、申维辰也先后落马,其中侯伍杰落马于2004年,申维辰落马仅比陈川平早四个月。 前腐后继 应该说早已有典型案例,如陈川平的下属、太原市前后三任公安局局长苏浩、李亚力、柳遂记,都因涉及腐败问题被查处,河南省交通厅更是上演过13年里四任厅长先后落马的惊人一幕 高劲松们飞蛾扑火一般 忍无可忍 走向腐败歧途,其腐败生成机制和造成的巨大危害,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 这些案例中,有的是腐败分子 接力腐败 ,中间没有间隔,如仇和、张田欣、高劲松三人相继涉腐落马;有的涉腐落马在时间上有间隔,如侯伍杰落马十年之后,申维辰、陈川平两人相继落马。有的几任落马官员大体上属于同一个 朋友圈 ,如仇和、张田欣、高劲松三人均与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关系密切(白也于去年8月落马);有的则分别属于不同的 朋友圈 ,所从事的腐败行为没有直接的交集,有的甚至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以 狗咬狗 方式展开殊死搏斗。这些 接力腐败 实际上也是 塌方式腐败 ,就像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谈及山西官场腐败时形容的那样, 它是一坨一坨的,一查就是一帮,一动就塌方 。 太原、昆明等地发生的 接力腐败 、 塌方式腐败 ,充分暴露了一些地方和部门长期存在的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和危险性。人们很难想象,一个省会城市连续几任的市委书记,都是 白天高喊反腐,晚上大搞腐败 的 双面人 。人们同样很难想象,在另一个省会城市南京,原市委书记杨卫泽和原市长季建业不但分别擅权纳贿,而且还因为 腐败势力范围 划分不均出现严重内斗,撕破脸皮相互攻讦最终 两败俱伤 。人们想知道,腐败现象为何竟然积累、恶化到了 塌方 的地步?这一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 归根到底,腐败分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我们脚下的土壤中长出来的。腐败分子从 蚊蝇 长成 苍蝇 ,再从 苍蝇 长成 老虎 ,冰冻三尺确非一日之寒,但反腐败却不能文火慢炖、细嚼慢咽,而必须重拳痛打 老虎 、铁腕治理 塌方式腐败 。因为腐败蔓延的速度、膨胀的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已经没有喘息、等待的时间。举目所见,小到一个乡镇、一个县,大到一个省会城市、一个省,如果被一坨一坨、一帮一帮的腐败分子把持主*大权,不但将严重败坏*和*府的形象,严重败坏*治生态和社会风气,而且还将极大地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损害人民群众对*和*府的信任,最终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的前途。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接力腐败 、 塌方式腐败 是对我们国家治理能力和*治发展能力的严重挑战,是对十八大以来中央强力开展的反腐败斗争的严峻考验,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当务之急,对 接力腐败 、 塌方式腐败 必须采取 断腕式治理 、 剜肉式治理 ,必须 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 (习近平语)。 从长远看,目前的 断腕 、 剜肉 虽然主要着眼于治标,主要是为了清除腐败存量,但治标能够为治本赢得时间和空间。随着腐败存量不断被清除,有关反腐倡廉的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腐败增量可望得到有效遏制,腐败总量可望不断减少,我们才能铸起法治中国的坚实大堤,彻底走出 接力腐败 、 塌方式腐败 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