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三伏天谨防夏季病
TUhjnbcbe - 2020/6/9 15:05:00

三伏天谨防“夏季病”


    ■见习方颖


    通讯员朱国英宋江胜


    高硕旻俞新红金鹏


    本报讯7月13日是入伏第一天,走访市区各大医院,发现烧伤、中暑等具有季节性特点的病症呈多发态势。


    新居民小孩子和企业工人


    烧伤较多


    市中医院烧伤病区,2岁半的男孩航航经过一夜的哭闹终于睡着了。他的双腿被纱布包裹着,从裸露着的臀部可以看出,整个下半身几乎已被烫得体无完肤。航航妈妈和爸爸围绕在他的床边,心疼得直抹泪。


    他们3年前从四川到桐乡做小本生意,为了省钱,租住在较简陋的房子内,没有饮水机,也无法淋浴。喝水和洗澡,都要烧开水灌进暖瓶里使用。12日晚上,航航不小心打翻了暖瓶,一屁股坐在了泄漏出的开水里。


    和航航的情况类似,还有几个3岁以下的孩子住在烧伤病区,最小的只有8个月大。他们或者是在盆子里洗澡,趁大人不注意,触碰了一旁放着的开水,或者是玩耍时打翻了暖瓶或烧水壶。这些孩子大多来自新居民家庭,住宿条件较差,有几例烫伤是父母忙于劳作而疏于照管造成的。


    此外,还有几个成年人,多是在厂矿企业打工,穿着暴露或没有做好防护措施,被作业时的高温水、生石灰等烧伤。“夏季人们衣着暴露,是烧伤的高发季节。”市中医院烧伤科主任仇佩庆说,工人们大多知道如何紧急处理烧伤,如一般可用冷水冲洗和浸泡,生石灰烧伤后需要先清除生石灰再进行冷疗等。但一些孩子的父母缺乏相关知识,往往手足无措,有时还用牙膏、酱油涂抹,反而加深了创伤。


    除了生理中暑


    也要预防人和宠物的“情绪中暑”


    除了烧伤,还有高温直接引发的病症——中暑。市第一医院急诊病区,年龄大的中暑者有90多岁,年龄最小的中暑者是嘉兴学院参加军训的20岁的大学生。“老人们不习惯或不舍得开空调,身体抵抗力差,就容易引起中暑。”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曹伟中介绍,中暑的高发人群其实并不是老人和青少年,而多为建筑工人等中年户外作业者。


    “当时觉得要死了,四肢抽筋,不能动。”躺在病床上的45岁的王先生在市区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他回忆,13日上午虽然喝了工地准备的藿香正气水等预防中暑的药物,但到了下午3时许,还是倒下了。曹伟中说,王先生的情况还算好,补补水就缓了过来,有的中暑者发高烧,会引起内脏衰竭等并发症。“预防中暑,关键在于适量补充淡盐水。”曹伟中强调。


    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最近接待了两起“情绪中暑”导致自杀的病人,还有晚上夜市乘凉喝酒引发的打架斗殴导致的伤者,后者的人数呈增长趋势。市第二医院急诊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夏季高温除了引起人们生理不适,还容易引起人们心理烦躁,因此而导致自己想不开或与他人发生冲突。


    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养犬类等宠物的家庭,也要注意宠物的降温散热,预防它们“情绪中暑”而伤人。此外,“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也是需要预防的夏季多发病。使用空调的间隙要注意通风透气,饮食要注意卫生,不能过度“贪凉”。而省武警医院最近还接诊了多起因游泳或健身而受伤的病患。市民健身的热情并没有随夏季高温的到来而减少,但衣衫单薄,更需要多注意运动安全。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伏天谨防夏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