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年轻人脑中风的概率为什么越来越高了
TUhjnbcbe - 2020/11/19 12:13: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吗 http://m.39.net/pf/a_4350710.html

点击上方“健康者指南”-点击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标”。

心脑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其死亡率占所有疾病死亡率的45%。不仅死亡率高,而且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加,危害人类健康。

根据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万,冠心病万,心力衰竭万,高血压2.7亿,而且心血管疾病年轻化也成为显著特征。

??这种维生素可以阻止肿瘤生长,让你远离癌症!??

春季也要小心中风

众所周知,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很多人认为只要熬过冬季就没事了,其实血管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季节气候会使发病率增加。冬天虽然过去了,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护,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春天万物复苏,容易导致情绪兴奋,增加心脏负荷,加上昼夜温差大,血管收缩强烈,极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或复发。

春季多变的气候会使老年高危人群的体温调节能力及血管的弹性均有所降低,容易心绞痛频繁发作,心肌梗死、中风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这三类疾病的老年人是心肌梗死及中风急性发作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春天应预防心血管疾病。

春季中风都有哪些征兆

1哈欠连天

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加重,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

2口吃

说话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风迹象,可能会突然发病。

3视物模糊

即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

4偏侧麻瘫

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此时可能已经是轻度中风。

5突然眩晕,摇晃不稳

这是由于小脑供血不足,影响其平衡功能。

上述预兆可以是暂时性的,过些时候就消失,也可能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

联合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或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春季做好中风预防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不合理的膳食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次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还要改掉吸烟熬夜酗酒等坏习惯;保持平衡的心态、心境与心情;学会良好地运用营养补充剂。

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心血管疾病及其相关的营养不良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当适当补充这5种营养素,对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部分,在心血管疾病营养支持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影响心血管疾病的5大关键营养素法宝:维生素C,维生素D,B族维生素,钙,钾。

1维生素C

帮助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维生素C摄入量多的人群,中风死亡率下降。

2维生素B族

或可预防冠心病,降低缺血性心脏病、卒中发生风险。

3维生素D

维生素D通过影响钙磷代谢、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腺等多种途径来调节血压。一项meta研究汇总显示:高水平维生素D与高血压呈负相关,可降低约33%高血压风险。

4钾K

适当增加钾摄入量可以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钾降低血压的机制主要涉及抑制钠重吸收、降低钠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直接扩血管作用等。

5钙Ca

钙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当钙摄入量小于mg/d,高血压患病风险急剧升高。

对于那些慢性病患者,也不要再忽视了与药物相关性的微量营养素缺乏,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会影响身体的各项功能,还会加重原有的病情。所以建议:长期使用慢性疾病药物的人群,尤其需要及时搭配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人体犹如一座极为复杂的化工厂,不断地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只有联合维生素与矿物质协同作用起来,才能发挥其最大的能量。

我们常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命,而痛风的疼痛,比牙痛还要厉害十倍。

有人这样比喻痛风:恶魔不停地撕咬你的脚。江西53岁的赵师傅,生命就终止在这种疼痛之下……

痛风到底有多要命?要怎样预防?跟着三甲传真来了解一下!

53岁男子痛风发作,被活活疼死

来自江西的赵师傅,今年已53岁。

对于已经患有痛风20年的赵师傅来说,痛风这件事他毫不在乎。

每天依旧抽烟、喝酒,就连在吃饭上也是大鱼大肉,可谓"神仙"一样的生活,痛风发作起来,也就是吃一点止痛药就"敷衍了事"。

时间长了以后,赵师傅在某天夜间痛风发作起来,就连吃止痛药也不管用,最终引起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医院进行了全力抢救,但仍旧没能将其挽留,最终活活"疼死"!

痛风,疼起来像老虎在咬关节一样!

痛风,俗称"白虎历节"。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痛风发作起来,就像"老虎在咬关节"一样。

从医学角度来说,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

高尿酸全国发病率13.3%,全国约有1.7亿人,超过了糖尿病1.14亿人,紧追高血压2亿人、高血脂3亿人。

尿酸沉在哪里、哪里痛!

尿酸是人体的代谢“垃圾”。人体内有一个容纳尿酸的“漏斗”。一旦“漏斗”中的尿酸过多,或“漏斗”出现问题,尿酸就会被带到血液中,这就是高尿酸。

血液中尿酸达到(女性),就会在许多器官组织中沉积,引发各种疾病。

1沉积在软骨

引发痛风性关节炎。50%以上的痛风性关节炎发生在大脚趾,反复发作后,也可能出现在足部、踝部、膝关节等其他关节。

2沉积在肾脏

引发痛风性肾病。严重时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甚至衰竭。

3沉积在尿路

引起尿路结石。

4加重心血管疾病

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患者急性心梗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6%。

4加重糖尿病等代谢病

高尿酸血症患者中20%~50%的人患有糖尿病。

8类人必须定期查尿酸

不少高尿酸血症患者,因为一顿大鱼大肉引起急性痛风发作。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的尿酸异常。

其实,如果能早期监测血尿酸浓度,疾病是可防可治的。以下8类人群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浓度:

60岁以上的人群。 

肥胖的中年男性及绝经期后的女性。

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病人。

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

原因未明的关节炎,尤其是中年以上的患者,以单关节炎发作为特征。

肾结石,尤其是多发性肾结石及双侧肾结石患者。

有痛风家族史的人。

爱喝酒吃肉中老年人群。

凡属于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医院查查尿酸。

如果首次检查血尿酸正常,也不能轻易排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可能性,应至少每年健康体检一次。

5步解除这颗“定时炸弹”

对尿酸高的人来说,能不能“管住嘴”跟病情紧密相关。下面5招能帮你更好地控制尿酸。

1

避免高嘌呤饮

想让尿酸降下来,首先应避免高嘌呤饮食。

嘌呤类型

食物类别

食物清单

低嘌呤食物

(嘌呤含量<25毫克/克)

主食

大米、小米、玉米

蛋奶

鸡蛋、鸭蛋、牛奶

蔬菜

马铃薯、芋头、冬瓜、丝瓜、苦瓜、黄瓜、茄子、胡萝卜、洋葱、白菜、青椒、番茄、芹菜、韭菜、苋菜

水果

苹果、梨、桃、香蕉、葡萄、芒果、木瓜、橙子

中嘌呤食物

(嘌呤含量在25~毫克/克之间)

坚果

腰果、杏仁、栗子

豆类及豆制品

黄豆、黑豆、红豆、绿豆、豆浆

蔬菜

油菜、茼蒿、枸杞、豌豆

干货

银耳、蘑菇、海带

肉类

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猪腰、猪肚、鸡心、鸭胗

海鲜

螃蟹、虾

高嘌呤食物

(嘌呤含量>毫克/克)

动物内脏

猪肝、鸭肝、鸡肠

海鲜

秋刀鱼、蛤蜊、带鱼、牡蛎、鲢鱼、贝类、沙丁鱼、凤尾鱼

蔬菜

黄豆芽、芦笋、紫菜、豌豆苗

其他

啤酒、鸡精、高汤、浓肉汤

注:高嘌呤食物,高尿酸和痛风的人应该完全避免;中嘌呤食物,应该严格限量,在急性发作期不能食用;低嘌呤食物,可以放心食用。

2

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

营养过剩是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因素之一。大多数痛风患者都有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习惯,因此,需要降低膳食能量,加强体育锻炼,维持合适的体重。

3

远离酒精

酒精在体内转变成乙酸,可以抑制尿酸在肾脏的排泄,所以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尽量不要饮酒。

痛风急性发作期、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应禁酒。

4

多喝水、多排尿

多喝水、多排尿有助于增加尿酸的排泄,稀释尿液,减少尿酸盐在肾脏和尿路的沉积。每天的饮水量最好达到毫升以上,保证尿量在0毫升以上。 

5

低盐、低糖饮食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建议每天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约1啤酒瓶盖)。

此外,忌暴饮暴食、忌辛辣、忌过度疲劳、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也是降低血尿酸的有利方式。

警惕痛风的8个误区

对痛风患者而言,光靠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还远远不够。这8个痛风误区你必须小心。

误区一:

喝白酒没问题

老观点:过去总认为,痛风患者不能喝啤酒,白酒却很少有人提及。

对痛风病人来说,粮食酿的酒都是不能喝的,包括白酒。

这是因为酒精的摄入会影响尿酸的排泄。酒类饮品本身含有高嘌呤物质,大量饮酒可促进肝脏内的三磷酸腺苷降解,还可引起高乳酸血症,导致尿酸生成增多,排泄减少。

误区二:

豆制品不能吃

老观点:豆类和豆制品为高嘌呤食物,痛风病人不能吃。

豆类尤其是豆制品,不但不会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反而可降低血尿酸,它们是痛风的保护因素。

痛风病人的饮食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用坚果、花生、豆制品、橄榄油等替代饱和脂肪酸含量多的红肉。

误区三:

蔬果可以随便吃

老观点:水果、蔬菜为低嘌呤食物,痛风病人可以随便吃。

富含果糖或甜味的软饮料、果汁、富含糖分的水果是新发现的痛风危险因素。

另外,菠菜等含有草酸较高的蔬菜,易与血液中的钙形成草酸钙,可能引起结石,痛风患者应少吃。

误区四:

减肥就是要禁食

老观点:肥胖是痛风的高危因素,要减肥就是要禁食或过度饥饿。

减肥对痛风病人很重要。痛风病人的饮食以控制在正常人食量的80%~90%左右为宜,也不要禁食和过度饥饿。

减肥应从改善生活方式着手,即:有效运动,控制体重,减少总热量10%~20%,限制烟酒,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等含高嘌呤的食物,避免血尿酸过高。

误区五:

不发作就不用吃药

老观点:痛风只是关节疼痛,痛就吃点止痛药,不痛时就不管。

痛风的根本问题是尿酸高,只有把尿酸降下来了,才能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减少高尿酸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通常建议,要把血尿酸降低到或微摩尔/升。所以,经常痛风发作的患者,在不发作的缓解期,可以做降尿酸治疗。

平时多喝开水,饮水毫升,随时随地小口喝,特别是运动期、睡前、晨起、洗澡后更要喝。

误区六:

忌口了就不用吃药

老观点:很多患者认为控制饮食了,就可以不吃药了。

事实上,很多痛风患者饮食控制得非常严格,痛风还是会发作。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直接原因是高尿酸。只控制饮食,不吃药不行。一旦确诊为痛风,应该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误区七:

单纯痛风不会引起其他疾病

老观点:痛风没什么可怕的,只是发作时,患者感觉比较痛苦,等急性期过去了,也就没有大碍了。

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密切相关,因此控制高尿酸血症不仅是降低痛风的发生,而是降低其伴随的代谢紊乱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误区八:

痛风是老年病

老观点:痛风九成以上都发生在成年男性身上,往往更青睐中老年人,是个老年病。

现在,年轻人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患上痛风,它再也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痛风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女性比较少见,是一种人体代谢系统紊乱性疾病。

降尿酸妙方

用新鲜的玉米须和玉米苞叶煮水后饮用,增加体内碱储量,有助于降低尿酸,效果特别好。如果你尿酸高,可以试一下。

除了玉米须煮水,还有这2个降尿酸的饮食方你也可以试一下哦:

木瓜车前薏米饮:急降尿酸

组方:

木瓜30克,干车前草30克,薏苡仁20克。

做法:

煎煮20分钟,去渣后即可当茶饮。刚开始饮用是最好坚持一周,每天3次效果更佳,后期可根据个人具体治疗情况饮用。

功效:

这是北京大学刘湘源教授专门给痛风患者的食疗方,对治疗痛风效果好,而且不像一般的中药,难以下咽、无法坚持。此方口感有木瓜的清香,即好喝又可降尿酸,可以说是痛风者的福音。

丝瓜茶汤:辅助治疗痛风

组方:

丝瓜克、绿茶5克、葱1根、盐适量。

做法:

丝瓜去皮,切成1厘米厚的薄片;葱洗净,切段备用;锅中放入适量水,先放入丝瓜、葱及盐,待丝瓜煮软后,放入绿茶浸泡入味即可。

功效:

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利尿的功效,对痛风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只能辅助治疗,不能代替药物。

提醒:

丝瓜茶汤不宜空腹饮用,贫血患者及经期女性慎饮。

近年来,

痛风有低龄化的趋势,

这跟大家不合理的饮食

有很大关系,

所以,

为了避免“恶魔之痛”,

一定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如果觉得好,别忘了点在看哟。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轻人脑中风的概率为什么越来越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