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心脑血管的病理性改变引起的心脑组织病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之为心脑血管病(如中风、冠心病等)。
2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特点:“四高一慢”a)发病率高:发病人数占总人口量的40.72%b)死亡率高: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达万以上,死于中风、冠心病的人数占全国总死亡量的70%。c)致残率高:90%的心脑血管病患者都有后遗症,如偏瘫、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d)复发率高:据权威机构统计,五年内复发率在90%以上,一年内复发率为70.46%。e)恢复慢:发病后由于神经组织损伤恢复起来很慢,常留下后遗症。
3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规律:1、男比女多:约为2.5~3.5倍。2、城市比农村多;3、北方比南方多;4、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者多:约为1.8~2.5倍;5、秋冬季节发病率高。
4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1、心血管疾病的症状:①、心慌、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痛;②、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缓或过速;③、睡眠时感到憋气,需高枕才能感到舒服;④、胸骨后左肩部疼痛,伴有虚汗;⑤、长期发作的左肩痛(带有辐射性)。2、脑血管疾病症状:①、头晕、目眩、耳鸣、视物不清、眼前发黑;②、间断性或持续性的头痛、偏头痛;③、神经系统衰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④、全身无力、伴随出汗、低热、心慌、胸闷;⑤、肢体、面部、口舌、尤其是手指麻木,吐字不清、流口水、鼻出血;⑥、恶心、呕吐、失眠、嗜睡;⑦、情绪反常;⑧、急躁、猜疑、幼稚、迟钝、强哭强笑。
5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几个指标:(mmHg读为:毫米汞柱)1、血压:正常值:90~/60~90mmHg理想值:/80mmHg临界高血压:~/91~95mmHg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脉压差正常范围值:高压-低压=30~40mmHg,脉压差大于40mmHg,则有主动脉关闭不全、高血压、动脉硬化、甲亢、贫血等;脉压差小于30mmHg,常见于低血压、心包积液等。2、心率正常范围值:60~次/分,一般人为70~80次/分3、呼吸:正常情况下为16~20次/分,大于20次提示可能心功能不齐,小于16次可能有脑血管病。4、常规四项:血压、心率、呼吸、体温。
6心脑血管病的分类:(一)、心血管疾病:
1、先天性心血管病(先心病):为心脏大血管在胎儿期中发育异常所致,病变累及心脏各组织和血管。2、后天性心脏病:(1)、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供血障碍时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分类: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塞型、心肌硬化伴心率失常型、猝死型。※心绞痛简介:①、概念: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性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②、发病特点:部位:胸骨后、心前区、手掌大小范围,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性质:为压迫感、发闷,或紧迫感、压榨感的疼痛或刺痛。诱因:体力劳动和心情激动,另外,饱餐和寒冷亦可引起。持续时间:数秒或3—5分钟,一般在休息,消除诱因或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就缓解。(2)、风湿性心脏病(凤心病):急性期主要引起心内膜、心肌和心包炎症,称为风湿性心脏炎;慢性期主要形成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称为风湿性心瓣膜病。(3)、原发性高血压:显著而持久的动脉血压增高可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4)、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为肺、肺血管或胸腔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而导致的心脏病。(5)、感染性心脏病:为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侵蚀心脏而导致的心脏病。(6)、内分泌性心脏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减退性心脏病。(7)、血液病性心脏病:如贫血性心脏病等。(8)、营养代谢性心脏病:如脚气病性心脏病。(9)、心脏神经官能症: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功能紊乱。(10)、其他:如药物或化学制剂中毒、高原性环境、放射性或其他物理因素所引起的心脏病。(二)、脑血管病:
1、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脑溢血)。
2、缺血性脑血管病:(1)、脑梗塞:※概念: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导致的脑血栓、脑拴塞、腔隙性梗塞等疾病的统称。※脑血栓和脑拴塞的异同:相同点:结果都是致残或死亡,后遗症都一样。不同点:脑血栓是由脑部血液自身凝结而成,即动脉的血液有血栓形成,从而自身凝结,形成脑血栓;脑拴塞是由外界因子(如风湿性心脏病、空气拴子、脂质拴子脱落)介入而形成。※发病特点:①、在睡眠时间或上午容易发作;②、60—79岁的患者发病率高;③、70%的人都有后遗症;④、发病后6小时之内可能抢救,否则很难抢救;⑤、大多数的病人都有高血压,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发病;⑥、复发率高,随季节转换(如春、秋、冬发病率高);⑦、肢瘫、肢残,1年内积极治疗可能恢复较好,超过一年,难度较大。(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脑萎缩(4)、小卒中(小中风)(5)、早年性痴呆(老年性痴呆)
7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回事?答: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主要侵害大、中动脉,使血管内膜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的疾病。它虽然进展缓慢,但最终会导致血管腔过分狭窄,局部供血不足或中断,或者在局部继发血栓而引起的心肌梗塞、脑卒中、远端肢体缺血坏死、甚至猝死。
8动脉粥样硬化(AS)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常识,自来水管内会形成厚厚的垢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垢斑还会越来越厚,越来越大。形成水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水质不纯,一些不溶的颗粒在水流不稳或水流减慢处慢慢沉积下来;水中所含的某些酸性或碱性物质可以不断侵蚀管壁,使其表面凹凸不平,而有利于不溶物质的沉积。这一过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非常类似。
9什么叫高脂血症?正常人的血脂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动态平衡。我国正常人群空腹时血脂及脂蛋白质含量为:(1)、总胆固醇3.37——6.22mmol(——mg/dl).其中胆固醇脂占70%左右。(2)、甘油三脂0.68——1.47mmol(60——mg/dl).(3)、磷脂1.42——2.71mmol(——mg/dl)(4)、未脂化脂肪酸0.2——0.6mmol(——mg/dl)(5)、β脂蛋白2.00——3.07mmol(——mg/dl).当空腹血浆中胆固醇以及甘油三脂浓度超过正常上限,即可诊断为高脂血症。由于血脂浓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饮食、大量饮酒、情绪紧张、精神紧张、月经前期、妊娠等等,因此必须强调,空腹血脂持续高于正常水平,诊断才可成立。由于血脂是与血浆蛋白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输的,所以,高脂蛋白血症也意味着高脂血症。世界卫生组织还将高脂蛋白血症分成五型,便于病因诊断和治疗。
10高脂血症是怎样形成的?血浆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都有两个来源:外源性者来自食物,经消化后由小肠吸收;内源性者由体内合成,甘油三脂在肝内而胆固醇主要在肝和小肠粘膜合成。体内有复杂的反馈机制,调节胆固醇的吸收、合成、分解以及排泄,保持其血中浓度的动态平衡。
血脂和脂蛋白通常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这是因为老年人血脂和脂蛋白代谢全面降低的结果。一般地,男性到50岁,女性到65岁左右,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达到峰值。上海市名老年人的血脂以及脂蛋白调查表明:市区老年组的血清质脂明显高于青年组,老年人的血脂浓度随体重增加、活动减少、伴有高血压及冠心病而有所增高。
11引起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俗称,临床上也称为脑卒中。引起脑中风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下面综合近些年国内外研究情况,对其危险因素作一简要介绍:
⑴、年龄:脑中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据统计数据显示:40岁——60岁发病者约占40%,60岁以上发病者约占60——70%。所以称脑中风是常见的老年病之一。年龄是不可改变的因素。⑵、遗传因素:很多疾病都有遗传倾向,高血压和脑血管病也不例外,有人作过调查比较,在患者的直系亲属中得脑中风的人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说明遗传因素不容忽视。⑶、高血压:高血压是引起脑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不论年龄和性别,也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中风,都和高血压有密切关系。据统计约70——80%的脑中风病人都有高血压或高血压病史,即使平时没有明显症状的高血压病,其发生脑中风的机会也会比正常人高4倍。⑷、心脏病: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脏扩大、心率失常、心房纤颤等都会增加中风的危险。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最易合并脑栓塞。⑸、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脑血管、尤其是微血管的病损,从而增加了动脉硬化和发生脑中风的危险性。⑹、血稠血粘者:当血液粘稠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⑺、高血脂动脉硬化者:血脂升高可以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血管弹性减弱,而发生功能障碍,促进血栓的形成。⑻、其他:如食盐摄入量过多、肥胖、饮酒等也可引起脑中风。
12哪些人易患中风、冠心病?1、有中风家族史的人。2、有高血压病史的人。3、有动脉硬化症的人。4、有糖尿病史的人。5、有心脏病史的人。6、血脂高、血粘度大的人。7、大量吸烟、饮酒的人。8、肥胖,不爱锻炼的人。9、脾气急躁的人。10、有中风先兆的人。
13中风、冠心病的先兆表现有哪些?头晕、特别是突感眩晕;突发一侧肢体无力;肢体麻木、面部或舌麻;头痛忽然加剧;说话舌头不灵、流口水;短暂意识丧失、近期记忆力减退;突然视物不清;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经常性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心率不齐、心绞痛等。上述症状,皆因动脉硬化,血液粘稠度升高,形成微小血栓,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所致。
14怎样预防中风的复发?研究表明:首次发生脑中风在预防组(医院进行必要的复查治疗)和自由组(即病人自行安排治疗)相比较,八年以后,预防组中有85%的病人安然无恙的生活和工作,15%病人复发。自由组却有75%的病人发生了第二次中风,其中40%的病人死亡,安全生活者仅占25%,说明脑中风的复发,预防与不预防的结果不一样。预防的内容包括:(1)、增强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即对病人以及家属进行宣传教育,使病人在情绪上不过于紧张,思想上又高度重视,创造家庭和睦,患者心情舒畅的生活环境。(2)、控制已知的危险因子:患者如有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LA)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要积极治疗,尽可能消除或控制这些危险因子使其不向恶化方面发展。(3)、警惕中风的诱因,避免紧张、兴奋、忧虑或脑力、体力过劳等因素,并注意气温的剧变和生活习惯的变化等客观环境的影响。(4)、合理饮食习惯:提倡中老年人以低钠、低胆固醇、低脂肪饮食、副食品多样化(三低一化)。在食量上不宜过饱和饥饿,改正不良的烟、酒嗜好。(5)、适当的药物治疗和体育锻炼:坚持服用(本店主推药品),增进血液的正常流动以防止中风发生。(6)、注意中风的前兆:缺血性中风,一般有几十分钟至数天的演变过程,发病前出现预兆如头痛、半侧面部麻木、手指不灵活、走路不稳等症状时,医院明确诊断,这将有利于预防和防止病情的发展。
15什么叫冠心病?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硬化使血管管腔阻塞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是由于供应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所致。这种粥样硬化的斑块,堆积在冠状动脉内膜上,久而久之,越积越多,使冠状动脉管腔严重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了心肌的血流量减少,供氧不足,使心脏的正常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产生一系列缺血性表现,如胸闷、憋气、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死亡等,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16冠心病的分类:①、隐匿型冠心病:即无症状性冠心病。②、心绞痛型:阵发性胸骨的针刺样疼痛,多次持续为数秒;③、心肌梗塞型:心肌缺血严重,疼痛持续时间更长、更重。④、心律失常型:心脏的跳动节律紊乱。⑤、猝死型:发病前无症状、或者病性稳定,但突然死亡。
17为什么人群中大量存在供血不足呢?现代人生活节律加快,饮食结构多偏厚腻,由此多造成血管弹性降低、阻力增加以及血粘度增高,这些因素不仅易造成动脉硬化同时也常诱发微小血管堵塞,因而易出现供血不足。
18血液粘稠度增高都有什么表现?①、晨起头晕,思维不流畅;②、午饭后犯困,需要午睡一会儿后才好,否则一下午没精神;③、蹲着干活胸闷、气短;④、阵发性视力模糊、视物不清。
19脑血栓形成有哪些常见的先兆症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肢体无力、手指、脚趾麻,下眼皮跳动,流口水,记忆力减退,语言欠通顺,性格改变,一过性黑朦胧视物重影,苦笑不自主、行动迟缓或血压波动等。
20何谓脑血管性痴呆?临床上有何症状?由于脑动脉硬化影响了脑供血而产生的精神障碍,后期出现痴呆症状,故称脑血管性痴呆。主要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症、精神紧张、吸烟、遗传、糖尿病、饮食等因素引起脑动脉硬化,包括脑部大动脉的粥样硬化以及小动脉关闭的增厚,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性。
21什么叫偏头痛?偏头痛是指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故多将偏头痛称为血管运动性头痛或血管神经头痛。
22什么叫普通型头痛?是指除了偏头痛以外的一切头痛。中医理论可分为寒型、热型、寒热间型三个类型。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健康从我做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点上面“生物电手法”……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所有疾病中,您认为,最恐怖的是哪一种?
是癌症吗?不,哪怕到了癌症晚期,尚有生存期。是艾滋病吗?不,凭现在的医疗技术,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再活个几十年不成问题。与这些提前“打过招呼”的疾病相比——猝死更让人胆寒,它可以让一个看起来健康的人,在意料不到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没有预兆、难抢救。11月27日凌晨,年仅35岁的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录制某运动类节目时晕倒,后因心源性猝死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这个带着无比沉痛情绪的词语,近些年来反复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其中有20岁的学生、30岁的医生、40岁的CEO、60岁的退休老人……遍布各行各业以及各个年龄段。家中常备两种救命药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猝死的人数超过50万,且不断呈低龄化趋势。对于中老年朋友而言,心梗,是猝死的第一元凶。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心梗病例近70万,死亡率在三成以上,是导致猝死最常见的疾病,我们平时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的猝死案例,很多就是心梗导致的。养身社郑重提醒,咱们中老年朋友,家中一定一定要常备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而且要注意保质期,到期更换。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对抗心梗的机制完全不同。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的,防止血栓的进一步扩大;而硝酸甘油则用于扩张血管,恢复心脏血流灌注。关于胸痛的用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情况并不特别严重,人们可能很难判断自己到底是程度较轻的“心绞痛”,还是会致命的“心梗”,两种病吃的药是不同的,而即便是心梗,也有不同情况,所以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到底该吃哪个?急救医生贾大成的建议是,难以判断“心绞痛”,还是“心梗”,可以先试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如果1-3分钟起效,应考虑为“心绞痛”;如果没有迅速缓解甚至加重,考虑为“急性心梗”,选用阿司匹林嚼服。胸痛的现场急救贾大成医生给出的步骤如下:1、去除诱因,安静休息
2、不要盲目吸氧
3、含服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救治心肌缺血最常用、久经考验的经典药物,0.5mg舌下含服,1-3分钟起效,作用可维持10~15分钟。必要时可重复数次使用,但不要使血压低于安全范围。
4、经过之前三步的处理,如果迅速缓解,应考虑为“心绞痛”;如果没有缓解,甚至加重,应考虑为“急性心梗”。
5、如考虑“急性心梗”,应选用阿司匹林~mg嚼服。
6、拨打急救电话。
7、如发生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北京急救中心资深专家贾大成也在下面的视频中详细讲解如何进行正确心肺复苏方法。
常揉此穴,一辈子远离心梗心梗的典型症状,一定要记住!心梗发生后6小时,是黄金抢救期。在这个时间内及时抢救,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心肌功能。都是在心梗初期没有重视,想着大概是累了睡一觉就好了,结果错过了治疗时机酿成悲剧。
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心绞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还有人会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
一般来说,胸痛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了。有时心梗还会出现不典型症状,表现为胃疼、牙疼、嗓子疼,十分容易被忽视。比如,今天脖子疼,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疼,或是今天疼,第二天又不疼了。这是因为心脏缺血,心脏缺血时时将疼痛信号通过神经传递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区域,附近的器官如肩膀、脖子、下巴、手臂就在这个范围内,会感觉到痛感。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本人及家属要格外警惕,最好马上送医,绝不能硬着头皮忍耐。猝死也有高发时段!按照一年来看,冬季是猝死高发期!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生理专家闫守扶教授在接受北京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冬季是猝死的高发季节,因为冬季天气骤冷、人体基础状况较低、血管弹性较差、血压易于骤然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等,都极容易引发心源性猝死。
按照一天来看,深夜是高发期!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杨新春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有调查显示40%的心脏骤停发生在睡眠状态下或没有旁人在的时候。也就是说猝死容易在半夜偷袭!
若把一天24个小时分成四个时段,每6个小时一个阶段。相比较而言,凌晨的6个小时(午夜12点至凌晨6点)易发生心脏性猝死和高血压危象。
预防大于治疗1三个时段喝对水保护心脏在三个时段要喝对水:
第一杯,是早晨起床后,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第二杯,睡前半小时,能稀释血液,预防心梗和血栓;
第三是,深夜醒来时,少喝一口水能增加身体水分,保护心脏。
2每天一杯绿茶每天一杯绿茶,对心脏有好处。绿茶里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而且绿茶中的绿茶素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都可以保护心脏。
3常吃4种护心菜临床上经常心脏不好的人可以多吃这4种护心菜:
一是海藻类:海带、紫菜;
二是香菇、木耳;
三是芹菜、芫荽;
四是葱、生姜、大蒜。
4养生好的生活习惯导致心梗的因素,有些没法控制,比如:年龄增长、身体老化、遗传等。
但更多的因素是可以被控制的,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就可以降低风险。
目前比较明确的危险因素有:
?吸烟
?缺乏体育锻炼
?肥胖(超过理想体重的20%)
?血糖、血压、血脂控制不佳
?长期精神压力大
养身社建议大家:
①饮食要低盐、低脂、低糖。
②睡前、夜间起夜、晨起后,可以适当喝点水。
③拒绝熬夜、压力过大,不利心血管健康。
④浓茶、香烟会损伤心血管内皮,造成动脉硬化。
⑤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的人,尤其不能暴饮暴食。
⑥每天最好有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感到疲劳就调整,别强求。
⑦要保持开朗的心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今天刚得知一件事,我一直
作为东海证券营业分部的副总经理,童彬和这个行业的大部分从业者一样,性格好强,渴望在这个充满可能性和光环的行业里证明自己,把40岁退休当成人生目标。年,他带着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航运金融研究生的履历,回国进入证券公司做了行业研究员。随后那波著名的牛市让他的职业也快速发展,经历几次跳槽之后,童彬逐渐转型负责团队管理和大客户服务。
这份工作需要承担的精神压力一点也不低于它的专业技术难度。8年来,童彬既看过客户的账户从0万变成万,也目睹了有的账户从0万跌到只剩一半。“万的账户两天跌10%就是50万啊!”——钱成为上下浮动的数字这件事,几乎让童彬的精神一直处在紧绷状态中。他经常晚上睡不着,每天都担心会有突发事件,每隔几分钟就忍不住要刷财经新闻。
在上海东方证券负责企业IPO和再融资项目的叶纯,对自己的睡眠状况也很不满。工作6年来,最繁忙的情况下,他每天睡眠甚至不足4小时。“我有一次去证监会报材料,之前已经熬了两个通宵。我到时保荐人不在,然后我在外边等的时候就直接站在走廊上靠墙睡着了。”
入行之后不久,童彬就患上了浅表性胃炎,而在叶纯所在的公司里,同事间经常交流的话题是如何保持一定的饥饿感,因为这样才能保持相应的工作状态。虽然他们并没有刻意强调这是工作压力所导致,但精神压力与胃病之间其实有相当的关联性,它已经是近年来医学界普遍提出的问题。
年,中国医师协会HMO、医院协会MTA、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慈铭体检集团曾联合发布过一份《中国金融人士健康白皮书》,其中提到肠胃病几乎成为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病,患者比例超过9成。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会长韩小红当时在报告的解读中对媒体表示,金融从业者常年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加上饮食不规律和营养失衡,这些成为肠胃病在这个人群中高发的主要原因。
童彬和叶纯的生活状态在公司人群里并不是个案。几乎所有人都理解他们所从事的金融业把特别忙和高收入作为潜规则,却少有人—包括从业者在内—
年5月18日,日本《读卖新闻》发布了一则报道称,日本自民*已撰写了一份防范就业人士过劳死的法案,并拟提交国会审议。这份法案要求政府对日本上班族因过度工作而拥有的糟糕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政府还应出台相应的过劳死预防措施,并明文规定予以强制执行。这个新闻相关的背景数据是:01年在日本因过劳而确诊患脑部或心脏疾病的有人,患心理疾病的有人,其中有93人自杀或自杀未遂。
早在年,日本NHK电视台曾经制作了一档名为《无缘社会》的纪录片,讲述日本社会的孤独死现象。独居老人死去的房间里持续播放着综艺电视,尸体被发现时,画面正在播放年轻女孩载歌载舞。节目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许多日本上班族觉得在那里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生活。
从三菱银行退休的高野藤常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回忆了自己4年的职业生涯,“我时常工作到凌晨两点才回家,在社会上所建立起的人脉几乎全部都是工作上的关系”。到40多岁时,高强度工作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高野换上了抑郁症和糖尿病,后因离婚又失去了与儿女们见面的机会。退休之后,连工作场所这个与社会的唯一联系也失去的高野住进了养老院,每天严格控制着饮食,并且需要按时服用抗抑郁药物。“现在回想起当时那么拼命地工作,实在有点可笑,当时的透支都变成账单寄还给我了。”
高野的经历让人唏嘘,也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忙和累,加薪和升职未必一定能换来快乐人生。而职业精神也不应该表现为工作机器,更不值得以牺牲健康和个人全部生活为代价—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其实真的应该Takitasy。
一个好消息是,大公司在职场健康问题上正表现得越来越
今年考试已经结束,
年健康管理师考试已经来袭!
现在备考并不早,
宝典君与你一起备战年!
一、高血压的诊断
1.临床上高血压诊断标准为:经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2.①原发性高血压: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大都需要终生治疗;②继发性高血压: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血压增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③白大衣高血压:指患者到医疗机构测量血压高于/90mmHg,但动态血压24小时平均值</80mmHg,或家庭自测血压</85mmHg。④隐性高血压:指患者到医疗机构测量血压</90mmHg,但动态血压24小时平均值高于/80mmHg或家庭自测血压高于/85mmHg。3.自测血压①对于精神焦虑或根据血压读数常自行改变治疗方案患者,不建议自测血压;②对新诊断的高血压,建议家庭自测血压连续7天,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测量3遍,去掉第1天血压值,仅计算后6天血压值,根据后6天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决定提供参考;③血压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一天自测血压,于早上起床后1小时,服降压药前测量坐位血压。④自测血压的优点:可获取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信息帮助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检出隐性高血压,对增强患者整治的主动参与性、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等方面具有优点。4.动态血压:作用,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上可用于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二、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1.高纳、低钾膳食。2.体重超重和肥胖:BMI≥24Kg/m2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的2~3倍,具有两项以上危险因素的患高血压及糖尿病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者患高血压的危险为腰围低于此界限者的3.5倍。3.饮酒:每天平均饮酒>3个标准杯(1个标准杯相当于12g酒精,约合g啤酒,或g葡萄酒,或30g白酒),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平均升高3.5mmHg与2.1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大。4.其他危险因素(遗传、性别、年龄、工作压力、心理因素、高脂血症等)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一)冠心病的分型、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1.冠心病分型:①无症状性心肌缺血;②心绞痛;③心肌梗死;④缺血性心脏病;⑤猝死。2.诊断①如出现典型的心绞痛,或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可基本明确冠心病的诊断。②典型心绞痛的特点有:诱因;部位及放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缓解(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1~5分钟而自行缓解,偶尔可长达1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而缓解)。3.对无急性心肌梗死病史,也无典型心绞痛的患者,需要综合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性别、临床病史,其他心脏病的排除等方面综合考虑,但确诊需要有冠状动脉狭窄的病理解剖学依据。(二)冠心病危险因素1.高血压;2.超重和肥胖;3.糖尿病;4.血脂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年龄越早,今后发生冠心病的机会也越多);5.生活方式(吸烟、饮食、身体活动);6.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冠心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联合危险因素越多,动脉粥样硬化或发生合并症的可能性越大);7.其他(冠心病在其发病史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关于我们
-年仅仅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培训人员超过人次,通过率高达87.9%,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宝典君特别提醒,考试标准及要求会越来越高,通过率会相应下降,年考试正在报名进行时!所以同学们要把握时间(报名前80位有限量福利!)▼点击下方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