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那些ldquo带药上阵rdquo
TUhjnbcbe - 2020/12/27 1:27:00

社区工作者、*员、志愿者……

疫情防控开展以来

这些冲在一线的人

共同为社区筑起了阻断病毒传播的“堡垒”

很多人的身体因为长期坚守岗位而透支

但他们却把病痛“藏”了起来……

72岁的他“囤”膏药上阵

“卡口就是家门,我们得天天在”

晚上8点多,72岁的武登云“下班”。昏暗的社区里,他扶着酸疼的腰,放慢了脚步。多米的回家路,老人歇了两次,“执勤岗就是神奇的地方,我站到那里忙活起来腰痛腿疼一点也不明显,可是一回家,那些老毛病就又找回来了。”上楼,进屋,老伴一脸心疼。“先打胰岛素吧,打完了赶紧泡泡脚,解解乏再吃饭……”把武登云安顿到沙发上后,老伴一边念叨一边开始给他打针。“岁数大了,就别太逞强了。累了就歇歇,大家都能理解你……”“知道,知道……”泡好了脚,吃完了饭,武登云趴在床上,老伴撩起他的秋衣,腰上的四块膏药散发出浓浓的药味。撕掉膏药,开始烤电,电疗机温热的光让武登云舒服地睡着了……

▲武登云坚守在黄河小区东卡口上

大年初二晚上11点,武登云接到了昆区黄河西路街道黄河社区主任唐小华的电话。黄河小区第二天一早就要在出入人员和车辆最多的东出口设置执勤岗,需要社区*委委员武登云和老*员承担起看守的任务。“我立即拨通了73岁*员王彪、68岁*员张立新、65岁*员陶志国、62岁*员刘毅的电话,告诉他们明天早8点前到东大门站岗。四个人没有任何犹豫。”第二天早晨7点半,武登云来到东大门时,其余四人已全部到齐。黄河小区原本就是老旧小区,这个东口无遮无拦。没有道闸,他们就在门口两侧立了两个垃圾桶,栓上根红绳子;没有挡风的地方,五位老人就站在风口里依次排开。一天下来,武登云的手机显示,他整整行走了12.3公里。“也许是卡口上太冷了,也许是那两天走的路太多了,初五的时候,已经两年多没有再犯的双腿痛和腰痛病全回来了。那时岗位上虽然开始增加人员,但是我却不能因病不去,于是我买了十几盒膏药,隔一天腰上四片、双腿上各两片。当时我就和老伴说,我要打‘持久仗’。”慢慢地,武登云发现他们的队伍达到14人,最让他感慨的是,黄河小区东卡口一直没设值班表。14位老人说:“我们在守家,卡口就是家门,我们得天天在。”

“讨薪大队长”怀揣救心丸

“身为一名*员,怎么能坐在家里”

寒风中的路灯下,毕克明的身影拉得很长,早晨在双膝贴的膏药此时已导致皮肤过敏,又疼又痒。到家后,儿子懂事地帮他擦药,继续问着:“爸爸,明天你还去社区防疫吗?”毕克明重重地点点头。从2月3日至今,毕克明一直冲锋在防疫一线。今年40岁的他是市劳动保障监察维权大队副大队长,也是一名热心公益且有责任心的*员,平时的工作是为农民工讨薪。当疫情来袭,毕克明看着每天播报的新闻,有些坐不住了,“身为一名*员,怎么能坐在家里?我要去做一名*员志愿者。”2月3日,他找到科学路办事处康乐社区的书记,主动请缨要求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组,随即获得批准,开始承担康乐社区城建院小区的门岗管控工作。

▲毕克明在社区做疫情防控工作

在防控疫情工作一线,毕克明第一次感受到了社区工作的困难。他主动在夜间执勤期间向社区工作人员请教,掌握了很多“诀窍”。小区一名曾多次执意要外出还不戴口罩的老阿姨在毕克明的“聊天式劝说”下,终于乐呵呵地回家了,也表示会支持防疫工作。因为很多人买不到口罩,毕克明联系购买了口罩、手套各只(副)无偿捐赠给了社区。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社区原有的多名市直机关*员志愿者都先后回到了工作岗位,只有他作为防疫临时*支部第一支部委员,还在坚守着防控一线。他志愿服务的康乐社区为此还向市人社局申请,让毕克明继续做防疫工作。

家人支持他无私奉献,却也担心他。春节前他查出患有心绞痛,每天站岗都悄悄带着速效救心丸。同时,因长时间在寒风中站岗,他腿痛不止。老母亲担心儿子的身体,多次想要来给他送饭,都被婉言拒绝了。3月3日,想念儿子的老母亲在寒风中骑着自行车,给他送饭来了,这个汉子站在小区门岗简陋的帐篷里,泪流满面。

社区书记“含药”在岗

“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大意”

疫情防控工作刚开始时,团八新星壹品社区*委书记薄桂萍在没有防护服、没有胶手套的情况下,只戴着一只口罩、带上一瓶消毒酒精就轻装上阵了。“疫情严重,请大家尽量不要出门,如果需要出门一定要佩戴口罩。”这样的宣传,薄桂萍一天要重复无数次。晚上,她还要到各个卡口检查一遍,反复叮嘱值班人员,“一定要登记好外来人员”。前些日子,天气特别寒冷,薄桂萍冻感冒了,头疼、流涕、发冷,回家后她加量服用感冒药,愣是没有休息,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薄桂萍安排部署工作长时间的劳累,让她的心脏经常不舒服,她就把一瓶丹参滴丸装在包里,难受的时候悄悄含上10粒。入户排查、给小区做围挡、为居家隔离的重点人员上门送菜及生活用品……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春节里,薄桂萍对社区户住户的情况摸了个彻底。为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她将辖区封闭管理,共设立13个卡口,做到24小时“全方位”管控。将辖区栋楼房、个单元进行网格化管理,分别设立了楼栋长和单元长,由在职*员和社区老*员担任。她每天都要接打几百个电话,协调各项工作事务,不厌其烦地给小区居民解释防控排查、封闭管理的流程和要求。有一天,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刚躺下,当时已是凌晨3点,又有居民打来“小区大门锁了,我回不了家了,麻烦您帮我处理一下。”详细询问情况,做好记录后,她耐心地对门岗值班人员解释清楚,让居民平安回家。“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社区居民着想,一定要尽力把工作做细、做实,哪怕自己多跑跑腿、多操点心,也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大意……”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她顾不上年过七旬的父母亲、正在读初三的儿子,但为了社区的其他“家人”,她觉得这一切都很值。

(记者:赵永峰,宋美慧;编辑:贺怡欣)

统筹校对:李宁宁,尤允庆

版权声明:本文为包头晚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你错过的好新闻

奖励6分!用于处理车辆违法业务,这些人可获得

医院,请叫我“开心”

出行注意!部分公交线路暂停营运或绕行

新闻发布丨年3月3日8时至4日7时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ldquo带药上阵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