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进,解伟,黄燕娟,赵梅,胡霞敏,惠斌,辛晓明,上海健康医学院药学院;
基金:教育部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02072034);
论文发表于:卫生职业教育,38(14),87-89
摘要:药理学智能云课程建设依托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蓝墨云班课为教学改革的有效工具,以云教材建设为主要建设内容,是以教师为引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云课程建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课堂内外的即时反馈,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资源推送和反馈评价,促进教与学深度融合,课堂教学改革卓有成效。
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发[]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95号)文件精神,为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和共享,推进课程体系数字化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海健康医学院与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于年1月获批教育部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药理学智能云课程建设。智能云课程不同于纸质教材,也不同于普通电子书,智能云课程集成富媒体数字出版物、云服务和移动学习三大领域的前沿技术。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移动互联网教育创业公司,拥有国内高校和职教领域最大的移动云教学平台,双方合作共同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扩展学生学习模式,依据情景化、动态化、形象化的阅读学习要求,将传统纸质书内容重新进行富媒体编排设计和交互设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智能教学。药理学智能云课程建设目标是着力打造具有创新性、综合性、实用性、多样性、交互性的移动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1、药理学智能云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药理学课程由于涉及基础医学、生命科学、药学等多学科,具有知识涵盖面广、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内容更新快、药物名称相似等特点,对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追踪科学前沿能力要求高。传统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学生往往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吸引力弱,且知识短板、难学难记是学生学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学习畏难情绪大,兴趣降低,教学质量不高[1]。各高校已意识到上述问题,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各种教学方法如PBL[2]、CBL[3]、对分课堂[4]等逐渐被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以上教学模式多以小班化教学为主,对于本科教学经验不足、师资缺口大、教学资源短缺、学生学习能力弱、学习动力不强、班级人数超过60人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完全实施小班化教学短期是难以实现的。另外,若只采用单一或传统教学模式也无法满足药理学这类多元化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无法达到本科专业评估要求。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推动移动信息化教学快速发展,推进药理学智能化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对提升教学质量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云教材的定义与特征云教材是一种富媒体、立体交互、学习行为跟踪的智能教学内容[5],是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借助网络平台开发,适应所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融合微课、动画、音视频、3D等多媒体资源于一体化的新型电子教材。云教材独有的学习互动、交互测试、交互游戏内容让自主学习更轻松有趣,笔记、百科、朗读、字典等辅助支持功能与学习场景无缝融合,更能实现笔记社交、知识点讨论问答的社交化学习,配合蓝墨云班课还可实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智能跟踪和学习成效评价。具有实用性更强、易于传播、即时或延时互动等特点。
3、云教材的优势云教材功能强大并富含海量的知识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虚拟教学环境,是传统纸质教材无法比拟的(见表1)。云教材可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的积累及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同时通过视频、动画增加了视觉效果和学习的趣味性,利用云教材移动数字App,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学习更科学、更高效,为教师提供全新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4、药理学云教材资源建设云教材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文本资源配有课件、多图画廊、动画、高清图片、思维导图、模拟题、文献等,在选用药理学本科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课件重新进行编排设计。与纸质版教材不同的是,一方面新增知识点气泡点读功能,如将专有名词、常见术语、人物、事件引入知识点中,学生点击时,会弹出扩展解释,点击百度图标会跳转到百度百科页面,学生可以得到更深入细致的讲解;另一方面新增文本批注和笔记功能,学生在选择教材中任意一段文字进行高亮标注或笔记记录的同时也能记录时间,可以实时更新和管理自己的笔记,查看授课教师标注的学习重点,一边听课一边有侧重点地记录,显著提高学习的专注度,缩短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时间,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表1云教材与纸质教材的比较[6]下载原表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具有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形式灵活、传播途径多样等优势和特点[7],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交互式数字化教材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微视频建设。本课程采用单独录制教师授课视频,每段微视频不超过10分钟,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所展开的简短又完整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课程导入、疾病概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等(以抗心绞痛药为例,见图1)。微视频贯穿于云教材的各个章节,视频内容紧密结合教师授课内容,并与教材知识点一一对应,尤其对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深入理解的药物作用机制进行重点录制,方便学生课后反复学习,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
教师收集、拍摄、制作、汇总所有资源后交由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数字化集成后形成云教材,再由教师将云教材导入蓝墨云班课,提供给每个学生对应的下载码,方便学生下载。云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扩展的、精致化的全新阅读学习体验。
图1云教材微视频资源截图展示下载原图
5、药理学智能云课程教学实践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教育信息化发展,智能云课程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利用多种方式呈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在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中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利用现代新型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作为学习工具,记录授课的重点和难点,积极与教师互动,在主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使智能云课程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8]。
蓝墨云班课和云教材均具有智能化功能,将云教材作为资源融入蓝墨云班课中,开展多元化智能云课程教学。课程伊始,由教师创建蓝墨云班课,并将邀请码提供给学生,学生加入后即可全程参与课程学习。教师在课前利用蓝墨云班课发布资源和学习指令,并在活动中布置云教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通过云教材将学生自学程度和学习过程中反馈的问题进行采集,同时针对性调整教学内容。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的头脑风暴、举手、抢答、随机选人等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详细解答事先学生反馈的问题,进一步强化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确知识目标和任务目标。课后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通过云教材交互练习检测学习效果[9],对练习中存在疑问的地方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运用蓝墨云班课批改作业,运用大数据进行学情分析,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对级药学本科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8.6%的学生认为药理学智能云课程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获取知识的能力,扩展了获取知识的途径,提升了对药理学的学习热情,开辟了新的学习思路,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智能云课程也为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工具,极大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10]。
6、结语随着云技术和手机App等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以云教材作为学习工具,改变了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可实时参与教师授课的全过程,包括课前自学与思考、课中探究与互动、课后拓展与模拟,教学形式变得多样化和趣味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适合学生沉浸式深度自主学习,也更适合教师开展混合式智能化教学。通过产学共建药理学智能云课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成绩均得到极大提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1]解伟,黄燕娟,王进.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在药理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3):-.
[2]辛晓明,陈培清,韩秋琴,等.LCTP多元药理学教学模式新解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37(3):49-50.
[3]*,杨建宇,罗海芸,等.LBL、CBL、PBL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12):89-91.
[4]万国庆,解伟,王进.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10(20):27-28.
[5]俞国红.云教材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应用[J].电子商务,(11):76-77.
[6]刘勇飞.音乐“云教材”开发的着眼点[J].江苏教育,(49):47-48.
[7]白莉,方晓艳.药理学教学改革重微课教学形式引入之初探[J].教育现代化,(70):61-62.
[8]刘洋,刘尊奇.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J].广州化工,,47(10):-.
[9]李英辉,郝敏钗,邵英秀.基于蓝墨云班课和云教材的信息化教学改革[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9(4):60-65.
[10]姜义林,李联卫.基于诊改理念的高职院校智能课堂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3):42-45.
END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