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很多年轻人熬夜、生活习惯差也会出现心绞痛,甚至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的情况。让我们来说一说,冠心病心绞痛。
知识讲堂第一课:如果发生心绞痛,该怎么办呢?首先如果您正在从事劳动或者运动,应该立即停下来,静坐或者静卧,让心情平静,休息后很多病人的症状可得到缓解,如果身边有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之类的急救药品,症状发作时赶紧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5分钟后如果症状仍不缓解可再含服一片,很多时候症状能够获得缓解,但不能麻痹大意,如果心绞痛的持续时间超过了15分钟,应立即拨打医院就诊。
知识讲堂第二课:心绞痛会痛在哪里呢?心绞痛其实并不是字面所呈现的意思,首先它不是胃肠痉挛那样的绞着痛,而是一种压迫、烧灼感,或者描述不清,只是觉得胸口不舒服,其次他的典型位置也不是我们俗话说的心口窝,而是胸骨后或者心前区,范围约手掌大小,边界不明确。由于心脏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痛觉神经会通过共同的通路上传到大脑,所以有时候心绞痛会被大脑误认为是其他部位的疼痛,叫做牵涉痛或者放射痛,比如可以放射到肩臂或者手,被误认为是肩周炎和颈椎病,也可以放射到腹部,被误认为是胃痛或者消化道疾病,大家千万别被心绞痛这个名字给迷惑了,对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如果出现了眉毛以下到肚脐以上的任何不适,医院排除一下,是不是心绞痛发作,甚至是急性心梗了。
知识讲堂第三课: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
第一大危险因素:吸烟——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对血管内皮产生刺激,造成血管壁损伤,炎症反应可促进斑块形成,血小板更容易粘附血管壁,使得病变加重甚至血栓形成,吸烟的尼古丁也可致冠脉血管痉挛收缩,加重病情。第二大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中冠心病患病率比正常人群高4倍以上,而且随着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冠心病的相对危险性也逐渐增大。第三大危险因素: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至4倍。
第四大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血脂升高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动力学改变,冠状动脉易发生脂质沉积,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冠心病。第五大危险因素:肥胖——通过体重指数来评估肥胖的程度,体重指数BMI为体重/身高的平方,当体重指数≥25就属于肥胖,另外还需要测量腹围,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就属于腹型肥胖,减轻体重让体重达标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一点。第六大危险因素:年龄——我国冠心病平均初发年龄为46.6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硬化几率也会逐年增高。
第七大危险因素:性别——女性绝经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后发病率与男性相等,其原因可能与绝经后雌激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消失有关。第八大危险因素:家族史——父母或者祖父母外祖父母有确诊冠心病情况,冠心病家属中男性发病年龄小于55岁,或女性发病年龄小于65岁,即是存在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第九大危险因素:久坐缺乏运动——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第十大危险因素:精神压力——过度紧张、激动和焦虑、抑郁都会导致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从科学角度上来讲,消极情绪会带来一种可致病的化学物质——炎症蛋白。炎症蛋白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血管炎症反应,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而血管内皮损伤既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始动环节,也是多种心血管病发生和恶化的基础。重要提示:心脏是我们的活力源泉,保护心脏,注重健康管理,让心脏永远年轻强壮!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