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5岁女星心梗离世,98年女孩加班猝死,
TUhjnbcbe - 2021/2/11 12:33:00
北京皮肤病哪里医院好 http://m.39.net/pf/a_6171978.html

近日天气严寒,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1、2月,

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寒冷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的问题其实更容易找上器官老化脆弱的中老年人,

但是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

心血管问题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它已经盯上了年轻群体。

年刚开始

《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

孙侨潞心梗猝死的消息

刷爆了网络

年仅25岁的生命就这样离开

而就在前两日

某电商平台的一位98年女职工

因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

在下班的路上猝死

年轻人突发心梗,这已经不是个案,此前不断有新闻曝出年轻人透支身体、心梗猝死的案例。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都市生活压力剧增,心肌梗死逐渐有年轻化的趋势,心血管疾病也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心梗年轻化已然成为一个趋势。

某医院心内科主任对现有情况无比担忧:“医院心内科心梗的发病率人群,中年人占50%,老年人占40%,剩下的10%就是年轻人。心梗发病人群已经越来越年轻化,需要引起高度警惕了。”(信息来源:包头新闻)

但专家称,心梗其实是可以预防的,心梗发生前也有一定前兆值得警惕。此外,有效的心脏康复能够帮助预防心梗的发生。

本文指导专家

陈红卫

医院

高血压专病门诊

毕业于江西医学院(现南昌大学医学院),曾先后于日本国立歧阜大学、医院内科进修学习。

擅长: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在治疗方面注重高血压急症和并发症,使高血压和顽固性高血压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出诊时间:周三全天

出诊地点: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号(上海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来院路线:轨道交通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1号口

-转

让我们重新认识心梗

心梗是心肌梗死的缩写,心肌细胞需要冠状动脉供应血流来保障其功能,而心肌梗死就是指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导致供血中断,心肌细胞因为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通俗点说,心肌细胞是需要血流灌溉的土壤,而冠状动脉就是供血的通道。”

一旦冠状动脉因为某些原因发生堵塞而无法供血时,心肌细胞就会像土壤一样因缺乏灌溉而枯竭坏死。

年轻人心梗,大多因为这个!

心梗盯上年轻人,主要因不良的生活习惯所致!

大量吸烟、经常熬夜、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等危险因素,是造成心梗的主要原因。

长期食用高能量、高胆固醇的食物,容易产生斑块附着于血管壁,使血管腔变得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产生心绞痛症状。如果斑块突然破裂,会造成急性的血管堵塞,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过劳、缺少休息与身体锻炼,久坐不动,肥胖、吸烟、酗酒都是导致心肌梗死高发的原因。尤其是饮酒和吸烟这两大高危因素往往被忽略。

喝酒到胃里、抽烟到肺部,为何会对心脏有影响?长期饮酒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高血压作为三高之一,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原因之一,而动脉粥样硬化恰恰就是心肌梗死的罪魁祸首。

香烟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几百种致癌物质,其中尼古丁会进入到血液,会损伤人体的血管内膜,导致血管内膜功能出现障碍、凝血系统的损害,还会引起血管的痉挛。因此,尼古丁不仅致癌,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主动吸烟的人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被动吸烟一样危险。

长期熬夜劳累,也是导致急性心梗的高危因素。

高血压也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除了家族遗传因素外,造成高血压的原因多是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钠低钾膳食;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越来越好的物质条件给我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健康埋下了更多隐患的种子。

专家表示,“急性心肌梗死年轻化主要原因是在不健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尤其中青年人、更严重的是从少年时期开始,沾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缺乏运动、胡吃海喝、吸烟、精神压力增大、过劳、睡眠不足。动得少,吃得多,肥胖——一胖得百病。”

更准确地说,青年人的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现代病。

心梗有前兆,这几大表现需警惕!

心梗的发生往往在突然之间,但心梗发作前,有些前期征兆不容忽视,最常见的前兆表现为“心绞痛”,此外还有:

和活动相关或无关的心前区不适;

伴或不伴有咽部紧缩感(感觉像穿了高领毛衣);

发作时伴或不伴有左肩背部或左侧小指、无名指的反射痛;

伴或不伴有头晕、冒汗、呼吸困难等;

心绞痛短期内反复发生,发作时间比以前更长,以前几分钟,现在动不动十分钟甚至二三十分钟;

如果有这些征兆一定要马上就医,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的问题,及时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心梗有前兆,而有些可能一点前兆都没有。

如果没有征兆怎么办呢?假如你是高危人群,比如三高,长期吸烟、家族史明确的,一样建议早期去筛查血管问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高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血脂,血脂高无痛无痒,但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4.9mmol/L,就已经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了,应该积极治疗。

心梗发生,牢记两个

当心梗发生时,要第一时间拨打,争取黄金救治时间。与此同时,不要搬动病人,让病人原地休息,家中如果有救心丸或者硝酸甘油可让患者舌下含服,医院,以免在路上发生危险。

急性心梗从发病到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心脏康复可降低心梗风险

预防心肌梗死要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开始,及时通过体检发现自身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并且应该在发现的同时及早治疗及干预,不要等到发生心梗、卒中等心血管事件以后再治疗。

此外,科学的心脏康复对降低心梗发生的风险也有帮助。心脏康复是针对心脏病患者或心血管风险高危人群制定的一套综合治疗方案,通过精细化心脏风险评估,找出心脏病致病风险和治疗对策,给予个体化运动指导方案,饮食指导方案以及心理辅导、规范药物治疗,矫正危险因素,逆转冠状动脉斑块,减轻血管狭窄,降低心梗和猝死风险,恢复健康寿命年。

换句话说,心脏康复就是在疾病发生前,科学规范地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的最佳方式。除了降低心梗风险以外,对于已经发生心梗的病人,心脏康复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猝死及再发心梗的风险。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才能早期获益。要知道,即使在发生心梗后,侥幸做了手术或及时治疗存活下来,心脏上坏死的心肌细胞也会留下一块永久的疤痕,疤痕的大小也决定了你将来的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

冬季如何保护心血管

研究显示,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天气寒冷时,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血流缓慢、血液粘度增高,进而心脏负荷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破裂、冠状动脉易痉挛,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

专家建议做到以下几点,防患于未然:

01

保暖御寒

外出时及时添加衣物,适当减少外出活动时间。特别是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如必须外出,一定要穿着保暖的衣服和鞋袜。脚部保暖尤为重要,鞋袜的尺码适当宽松一点,不要影响到腿部和足部的血液循环。

02

适量运动

选择上午10时至下午3点,温度相对升高的时段外出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在室内可进行一些力量、柔韧性和平衡性的练习。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03

健康饮食

传统饮食习俗认为,冬天是“进补”的大好时期,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健康饮食不容懈怠。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合理安排饮食,常吃新鲜蔬菜,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04

稳定情绪

心情大起大落,情绪大幅波动也会威胁心血管健康。尽量保持心态平和,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图片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信息交流,不构成对任何医药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或广告宣传。有关疾病、治疗或药品的专业问题,请咨询医生或有专业资质的医疗人员。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25岁女星心梗离世,98年女孩加班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