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降的气温带来的不仅是寒冷,更让心梗发病率攀升至高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约万人,寒潮来临时,心脏也要注意“防寒”。
心梗来临前,身体用一些特殊的“痛感”给你提示,若能及早发现就医,就可以挽回一条命。
奇正净土健康中心温馨提示:教你识别心梗来临前的10种痛,帮心脏安度这个危险期。
1
气温降1℃,心梗风险增2%
1月5号,中央气象台发布年首个寒潮预警,多地降温达10摄氏度以上,低温持续超过一周,北京有可能迎来本世纪以来最低气温。
对于北方来说,气温低谷多在6~7号,南方气温则在7~8号触底。
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心梗风险就增加2%。75~84岁的冠心病老人更易受影响。
“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会在1月份升至高点,而“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正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
当气温低于-19℃时,冠心病、脑梗死的日均超额死亡数显现统计学意义。
2
为什么冬季更容易发生心梗?
血管收缩
冬季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寒冷刺激下,人体末梢血管会处于收缩状态,由此导致动脉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尤其是突然从暖气房到室外,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突然收缩,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生活方式改变
天气寒冷,人们户外运动减少,同时又偏爱高脂食物。
吃得多、消耗少,导致能量摄入和代谢比例失调,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心梗发生。
3
心梗发作前,10种痛感提示你
“病在心上,疼在别处”,据统计,我国急性心梗及心绞痛患者中,超过1/3的人会出现不典型的放射痛。
偏头痛
心梗有时会以神经症状为首发表现,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这主要是由于血管痉挛期伴发脑血管痉挛所致。
下颌痛、牙痛
牙痛、下颌痛,且伴随冒冷汗、濒死感等症状,处于静止状态时不痛,一运动就疼或疼痛不止。
颈部痛、咽喉痛
咽喉和心脏的神经由同一节段脊神经支配,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产生的酸性和多肽类物质会刺激神经产生痛感,并扩散至咽部神经。
若突然出现喉部堵塞感、辛辣感,并伴有呼吸不畅、大汗淋漓等症状,要考虑心梗的可能。
心前区疼痛
如果出现突发性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持续20分钟以上仍不能缓解,并伴有大汗淋漓、恶心、濒死感等症状,要考虑心梗。
左肩、左腋下疼
心脏位于人体左侧,心梗发作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左臂或左肩疼痛。一般为钝痛,通常仅限于前臂内侧,有可能放射到小指和无名指。
胸骨后、颈部痛
有冠心病史的人,如果出现胸骨后、颈部呈阵发性胀闷痛,有明显的胸部紧迫感,并可牵引或放射至肩臂部,应警惕急性心梗。
内脏痛
心梗前3~24小时,患者可能会有特定的内脏反应,表现为上吐下泻,伴随胸骨下端疼痛。
上腹胃痛
心脏病引发的胃痛有压迫、灼热或挤压感,有的可扩散到左肩、背部及左上臂内侧。
左下肢、左腹股沟疼
突然出现左下肢剧烈疼痛,并出现胸闷、憋气及出汗,应警惕急性心梗。
无痛
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或脑血管病史的人,如突然发生无诱因可寻的咳喘、胸闷、气短、晕厥、恶心、呕吐等表现,可能发生了无痛性心梗。
4
心梗抢救的黄金4分钟
严重的心梗很容易引起心跳骤停,导致全身器官缺血。大脑细胞失去供血4~6分钟就会坏死,神经系统难以恢复。
因此心梗抢救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4分钟内进行复苏抢救,可能有近半数患者被救活。
对于非专业施救人员来说,首先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能自主呼吸。
需要注意的是,有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和有猝死家族史的人,医院检查,降低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概率。
心源性猝死现象越来越年轻化,年轻人要尽量戒除熬夜、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引发心梗猝死。
心脑血管最怕的9个时刻
01
清晨猛然起床
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6时~11时时最脆弱,被喻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
人在夜间睡眠时,身体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早上刚醒来,心跳频率从慢到快,让血管收缩和凝血的物质增加了,容易出现血栓,而醒后猛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
特别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患者来说,突然起床最容易引发意外。
早上睁开眼睛后应先不起身,躺着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3分钟后再起身。
02
蹲便后猛起身
研究显示,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肌和隔肌强烈收缩,血压下降可能引起脑溢血,心肌耗氧量增加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
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如果蹲厕时间过久,排便结束后快速站起,容易诱发短暂性脑缺血,从而头晕、眼花、摔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此时站起来应该缓慢。
03
寒冷天气外出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调查表明,猝死多发于寒冷季节。
寒冷很容易导致心血管痉挛,对于心脏病人来说,可能诱发大面积心梗,导致猝死。
中老年人对气温变化适应能力差,寒冷会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造成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04
雾天长时间在户外锻炼
雾天,大量的粉尘、细菌等有害物质会随着户外体育锻炼的进行进入到体内,加重血液污染的机会,阻断血液中氧的供应,诱发心脏病。
05
过度疲劳后泡热水脚
实际上,桑拿房里过高的温度,会使人体皮下血管迅速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加,心脏负担加重。
06
久坐看电视喝浓茶
泡杯浓茶,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一天,是不少中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国际流行病学杂志》研究表明,看电视1小时可增加心脏病死亡风险7%,那些每天看电视4小时的人心脏病风险为28%。
如果加上浓茶、咖啡或酒精等刺激性很大的饮料,会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脏的负担。
中老年人每天看电视要控制在1~2小时之间,注意休息。最好不要喝太浓的茶,以免刺激心脏。
07
愤怒时暴饮暴食
易怒对心脏健康的威胁很大。人在愤怒时,身体会分泌大量让血管收缩的激素,让血压升高,从而诱发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糖。
美国心脏学会的一项研究也指出,在过度进食一小时内,心脏发病的可能性会增大10倍。
08
酒后喝咖啡
饮酒后喝一杯咖啡来醒酒,会加重酒精对人体的损害。
酒后再喝咖啡,会使大脑从极度抑制转入极度兴奋,并刺激血管扩张,极大增加心血管的负担,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会比单纯喝酒高出许多倍。
饮用38度以上白酒超过50毫升的人,酒后不要喝咖啡;
喝了少量酒的人,喝咖啡最好不超过一杯(毫升);
在饮用白酒30~60分钟、葡萄酒1~3小时之内,不要喝咖啡。
09
熬夜加吸烟
人在熬夜时,肾上腺素的分泌比按时作息的人明显增加,此时吸烟会迅速产生有害物质,危害心血管,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另外,熬夜者常久坐少动,体内血液循环处于缓滞状态,吸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
有研究发现,熬夜时吸烟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增加8倍以上。
熬夜时吸烟非常容易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血管病变的人,危险性更大。
红景天-藏族人的“人间仙草”
红景天是生长在海拔——米高寒无污染地带的珍稀野生植物。两千多年前,青藏高原居民常用红景天煎水或泡酒,消除劳累或抵抗山区寒冷。同时还防病健体和滋补益寿。因其有扶正固体、补气养血、滋阴益肺的神奇功效,藏族人尊称为“苏罗玛宝”,意思是“神药”、“密药”。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本草上品”。
奇正牌红景天当归人参果百合胶囊
奇正?红景天当归人参果百合胶囊保健食品卫食健字()第号红景天、当归、人参果、百合每g含:总皂甙-0mg,总糖1-0mg耐缺氧、辅助抑制肿瘤、免疫调节缺氧环境工作者、高原不适应症人群;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者
01
红景天
红景天味甘,性寒。红景天生长在雪域高原,因终年积雪,高寒、干燥、紫外线照射强烈,草木难以生存,但是红景天却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其药用价值非同一般。红景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特殊的适应性。西藏红景天根茎粗壮,花色艳红,是藏药中仅次于“雪莲”“冬虫夏草”的上品藏药,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抗衰老、抗辐射、抗肿瘤、改善心肌功能等作用,是一味难得的藏药名品。
02
当归
历代中医认为: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在治疗各种“血症”的方剂中必不可少。因此,有“妇科人参”、“十药九归”的说法。
03
蕨麻
蕨麻,又名人参果,长寿果。藏语称:“卓老沙僧”。性味甘、温,有健脾益胃,收敛止血,生津止渴,补血益气之功效,现在发现蕨麻还能改善神经衰弱、失眠、头昏等症状,是一种常用的藏药及滋补佳品。
据现代相关研究证明,蕨麻中的氨基酸成分和我们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非常相似,而且人体对这种氨基酸非常有亲和度,很利于人体吸收,一旦被人体吸收后不仅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能够一定程度上的延缓衰老,长期服用的话具有保健的作用,蕨麻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这些维生素能起到对血管的软化作用,而且还可以刺激到人体的造血功能,增强人体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04
百合
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百合LiliumbrowniiF.E.Brownvar.viriduliumbaker或细叶百合L.PumilumDC.的肉质鳞叶。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主治阴虚燥咳,劳嗽咳血,阴虚有热之失眠心悸及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
奇正牌红景天当归人参果百合胶囊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