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人体比作是正在生长、郁郁葱葱的庄稼,那血管就是向着庄稼输送水的“沟渠”!
庄稼离开水会干旱、枯萎,而人体组织若是缺少了血液滋养,那就意味着受损、坏死和死亡!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动脉血管会感受心脏压力,将含有新鲜氧气、营养成分的血液输送到机体各处,而静脉又负责将血液再次回收。
而随着年龄增长、三高疾病爆发等因素影响,血管或逐渐受损、粥样硬化、有斑块形成,这就会造成动脉血管狭窄、影响供血;
除此外,一旦动脉血管的斑块脱落,就会在体内迅速形成血栓,堵塞部分器官的正常供血,继而诱发严重疾病。
比如心梗、脑梗等致命性疾病发作,都与血栓形成有直接关系。不但如此,除了动脉会形成血栓外,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也非常多见!
如果近期突然有以下四个症状到来,当心就是血栓发出的信号:
1、头晕、嗜睡:如果血栓出现在了向着大脑供血的动脉血管内,就会造成脑组织缺氧、坏死,继而诱发缺血性脑卒中。
在脑梗发作前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发病前的几天,有超过80%的患者都出现了嗜睡、头晕、哈欠不断等症状表现,这与脑组织严重缺血氧有直接关系。
除此外,部分患者在脑梗发病前,还会有不同程度的眩晕、一过性黑曚等症状出现;
2、一侧肢体麻木:这也是脑血栓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也是它最容易留下的后遗症。
受到患者运动中枢损伤影响,中枢无法支配肢体正常活动,患者就可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无法正常抬起、甚至是偏瘫等症状表现。
除此外,如果是下肢深静脉中出现了血栓,受到血流阻碍的影响,患者也会出现下肢一侧麻木、行走无力、水肿等症状表现;
3、心绞痛:当冠状动脉出现了严重狭窄、堵塞之后,就会造成心肌持续性缺血氧,继而诱发心绞痛症状,该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前区压榨、紧缩样疼痛,部分患者可伴随心慌心悸、大量出汗等症状。
通常,由冠心病引发的心绞痛,在口含硝酸甘油、适当休息后就会消失。
但是,如果心绞痛持续了20分钟以上、用药后无缓解,这很可能是心梗突然发作的信号,需要立刻就医抢救,以免出现生命危险;
4、中枢性面瘫:通常在脑梗病发前后,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小中风”表现,这包括了上文中提到的一侧肢体麻木。
除此外,患者还可能会有嘴歪眼斜、一侧嘴角流口水等症状,这与中枢系统受损有关,临床也将该症状称为“中枢性面瘫”。
以上几个症状到来,不仅可能是血栓发出的信号,更是严重、致命性疾病到来的表现。
即便是上文中提到的深静脉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会造成严重的肺栓塞,患者也会因此而猝死。
所以,年龄较大、常年患三高疾病的人群,不能忽视身体任何异常症状,及时就医检查很有必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心梗前多半都会有先兆,通常发生在心梗前数小时或数天,如有以下症状,要注意提防!
1.胸口被胶带缠绕
胸口感觉被胶带缠绕,或有一种被束缚感,要当心是心梗的预兆。
2.双耳突聋
双耳突聋跟心血管堵塞有直接的关系。心绞痛患者中,有一些都会出现听力下降,这是心绞痛的一个早期症状。
3.牙痛
劳累、激动后就牙痛,也可能是心梗的前兆,尤其是牙痛的部位确实存在牙病,特别容易误诊漏诊。
4.头晕、头疼
心梗有时会有以神经症状为首发表现,患者会有头晕头痛、肢体瘫痪,或突然意识丧失、抽搐等类似中风的表现,老年人较常见。
5.脚底疼痛
临床中有患者反映脚底针刺一样的疼痛,也是心绞痛的一个表现。这种症状虽然不多见,但是千人千面,心脏报警的途径也是千变万化。
6.肩、腋下疼痛
左肩、左手臂内侧出现钝痛,可能放射到小指和无名指,如果还伴有胸闷、气紧,更要警惕心梗。
7.左上肢无力
左上肢无力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很多患者表现就是左侧肩胛骨和左上肢的难受,酸胀,有的使不上力气,检查发现是心肌缺血。
8.左腿酸麻胀疼
有患者术前几个月左腿一直酸麻胀疼,手术改善心血管问题后,腿不疼了。
9.上腹痛
一些胃肠道症状,如感觉持续加重的“胃痛”、饱胀、恶心、呕吐,特别是活动量增加时反复出现,也预示心梗发作。
10.突然变懒、乏力
这个症状在高龄老人当中比较常见。没有其它不适,就是会感觉就是乏力,嗜睡,不想动,犯懒,这时候要高度警惕心肌缺血问题。
11.嗓子痛、脖子痛
咽喉堵塞感、颈部紧缩感、可伴有呼吸不畅、大汗淋漓等症状,如果没有哮喘或上呼吸道感染,就要考虑心梗。
12.疼痛转移
今天是后背痛、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痛,或是今天痛,第二天就不痛了。出现这种疼痛转移的现象,也要提防心梗。
防心梗,控好1个指标:心肌梗死是由于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所致,部分心肌会坏死,还有一部分心肌会像“晕过去”一样。而冠状动脉的阻塞,离不开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日积月累的“破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坏胆固醇”。了解自己的血脂指标很重要,建议: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测量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心梗急救法:1.让患者就地坐下或平躺,避免情绪激动,不要随意搬动、扶起患者2.立即拨打等待救护车,医院3.谨慎服药,如有条件给患者测量血压,血压过高或过低时,服药可能加重病情4.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时,可进行心肺复苏;但如果患者还有心跳呼吸,心肺复苏反而会增加室颤风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