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是心脏类疾病的一种,患者通常以中老年人居多,那么,心绞痛的原因是什么呢?告诉大家心绞痛不常发作更危险,大家要注意时刻警惕。
心绞痛的原因
吃得太饱引起心绞痛
出租车司机李师傅最近半年有个奇怪的症状,每当饱餐一顿后,胸口就会出现一阵不适,甚至还会出现隐隐的疼痛感。如果吃六七成饱,这种不适感会有所减轻。他原以为是消化道出了问题,到医院检查时,医生却建议他去做个心电图和冠脉CTA。检查结果发现,李师傅的病根在心脏,他的冠状动脉已经出现严重狭窄,胸部不适的原因正是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
在临床上,像李师傅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心绞痛的诱因除了劳累、寒冷、情绪激动外,过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冠心病病人的心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甚至闭塞,进食后,为了加快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量相应减少,进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并增加了心脏负担。此外,过多摄入脂肪还可能造成血黏度增高,诱发血栓形成,造成心肌梗死。
如果饱餐后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这可能是心脏在报警,医院就诊,排除心脏问题。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要特别注意控制食量,每餐七八分饱,最好能少食多餐。尽量少食或避免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蛋黄、乳酪、黄油等;平日做菜尽可能用植物油,少糖少盐;多吃低钠富钾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
还需注意的是,饭后不要躺着不动,但也不能立即“百步走”,适当休息半小时后再活动。此外,餐后也不要马上沐浴或桑拿,这会让血液大量流向体表,血管扩张,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加重心脑缺血缺氧,甚至可能诱发猝死。
五大原因易致老人心绞痛
引起老年人心绞痛的因素主要有年龄过大、饮食习惯不良、不良情绪刺激、过度劳累和血液收缩等。
1、年龄过大,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都出现退化现象,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老年人的原因,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2、饮食习惯不良,喜欢食肥甘厚味,盐摄入过多,不按规律进食,过饱过饥,嗜食烟酒,加上本来老年人肠胃消化不如从前,容易引发心绞痛。
3、发怒、生气、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都会诱发老年人心绞痛发作,因此老年人要保持心情平和,避免过分激动等不良刺激。
4、劳累过度,是老年人心绞痛发作的诱因。由于活动后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一般在休息片刻后即可缓解。因而老年患者要注意避免剧烈劳动,运动、急走、爬山、上楼、骑车时要循序渐进,注意休息。
5、血液浓缩而粘稠,循环阻力变大,心脏负荷变重也会引起心绞痛发作。主要是因为老年人为减少夜间尿次,睡前和夜间也不敢喝水,加上一些老年人肾脏浓缩功能差夜尿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
心绞痛不常发作更危险
多数人认为,有症状的疾病更危险,因为它们会时不时通过疼痛、咳嗽等症状反复“提示”你病的存在。但心绞痛患者不一样,不常发作的心绞痛反而更需要注意。
首先,这些人可能对心绞痛缺乏了解。经常发作的患者一般会规律用药,注意症状变化,发现异常会迅速就诊。而很少发作的人缺乏经验,不知医院。数据显示,人群中约有40%的猝死者是过去没有任何心脏病史的人。这时的心绞痛虽然是“初发”,却可能一击致命。
其次,发作不频繁者,心脏的保护性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心脏自身有保护性机制,第一个是在反复缺血时,心脏表面就长出了一些额外的血管,保证整个心脏的血液循环。即使原有的主干道堵上了,这些血管还可以起作用,不至于在突然一个打击来临的时候心脏停跳。
第二个是预适应,就是说反复心肌缺血,时间长了,心肌细胞习惯了,适应了,再次缺血对心脏的影响相对小了。而突发心肌缺血时,心脏的保护机制还没来得及启动,心跳就停了。所以突发心绞痛的后果往往更加危险,发生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性循环衰竭或猝死的概率更高。
频繁心绞痛相当于经常演习,每次发生都要及时、正确地应对;偶发的心绞痛相当于突然袭击,只有在平时充分了解其原理和急救方法,才能冷静处理,否则发生心肌梗死、猝死的风险都会大大增加。建议心绞痛患者无论是否经常发作,都应当遵医嘱坚持服药,一旦出现突发的剧烈胸痛、胸闷等症状,应及时拨打,在家人的陪伴医院就诊。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回顾
心律失常饮食注意什么?7个原则,做到能保心脏平安心律失常的人,3个问题要及时解决,不然心脏受累心律失常是“小病”?放置不理,4个后果难承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