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会使心跳加速,加重心脏负荷,使心脏肌肉组织衰竭并且受到损害而发生酒精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肌梗死。而事实上,目前饮酒过量是我国扩张型心肌病的首要原因,又称酒精性心肌病。另外长期大量饮酒可使高血压发病率升高,而且发病率与饮酒量成正比。研究发现,每天饮酒超过50毫升者,其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升高。年终聚餐酒局扎堆,我们更需要控制好酒精摄入量。如果可以,以茶代酒,敬健康。精神压力大
精神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猝死的急性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在健康人中,长达1.5小时以上的精神压力,可引起内皮细胞功能(保证血管正常收缩和舒张)的可逆性损伤。长期压力大,会促使动脉产生粥样硬化发生,可以理解为血管血液变稠,流动不畅了。而由焦虑引起的肾上腺素分泌突然升高,会使数千条冠状动脉分支血管收缩,迫使心脏以高速、迸发的跳动来补偿供血的不足,影响心脏功能。过劳与睡眠不足
熬夜成为脑卒中的又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有分析发现,在十七万参与者中,与每日睡眠时间7-8小时的人相比,每天睡眠6-7小时的人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了7%,而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了35%,睡眠不足还会引起自主神经紊乱,影响人的新陈代谢,使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都受到影响,可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呼吸加快、代谢增加,增大血小板的粘性,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反应,导致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03这些症状,别再忽视当你有以下症状,需要立即重视:○心悸:发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经常伴有精神疲乏,头晕喘促等;○先兆晕厥:包括黑朦、头晕、肌张力丧失或减低,但仍有意识;○晕厥:头昏、恍惚、视物模糊或两眼发黑、四肢无力,随之意识丧失;○突发胸痛或胸痛加重: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胸闷、气短、咽喉部紧缩,部分人伴有左上肢、肩、背部放射性疼痛。
○心绞痛加重: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烈、持续时间较长、硝酸甘油疗效差。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
如果感到不适,一定要立刻行动起来,医院检查。那么在平日生活里,应该如何保护心脏呢?04人手一份,心脏保护手册∷保暖至上
头暖:出门戴帽子,避免寒冷刺激血管,导致收缩、痉挛及后续严重后果。脚暖:睡前热水泡脚,帮助毛细血管扩张。全身暖:饮食用好“热力效应”,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蛋白质有一种特殊的热力效应,即摄入后有30%-40%的热量要消耗放出,而糖类只放出4%-5%,脂肪为5%-6%,也就是说,如果冬季要“食补”,补充蛋白质会让你暖和起来。∷情绪要稳
控制好情绪起伏,及时排解压力,别让血压跟着你的情绪高涨,埋下健康隐患。推荐日常生活中使用呼吸训练、正念冥想、有氧运动等方式,改善情绪。∷充足睡眠,起床两慢
充足的睡眠不仅能消除疲劳,更重要的是保持人体免疫力,使自身能抵御疾病的侵扰。而起床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两点:起夜慢:很多人有起夜如厕的习惯,注意不要起床太猛,以防血压波动太大导致晕厥。起床慢:睡醒后不要立即起身,应先在床上躺5分钟,彻底清醒后再慢慢坐起,避免猛然起床诱发心绞痛、中风等。∷饮食两多三少
多膳食纤维: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主要有:五谷杂粮、海带、蔬菜水果,每日摄入纤维量35-45克为宜。多豆制品:大豆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等豆制品,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病。少盐: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除了日常做饭少放盐,还要少吃腌制食品与零食,如泡面、火腿肠、咸菜、薯片等。少脂肪胆固醇:脂肪每日摄入不超过30克,胆固醇摄入不超过毫克。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籽)等。少酒:如前文所述,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损害心肌细胞。从少喝两杯开始,慢慢实现戒酒。∷运动五不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对心脏健康有帮助,在冬季运动时要注意这几项:不宜过早:冬季晨练时间不宜过早,在太阳升起后方可外出锻炼。不宜空腹:空腹锻炼易低血糖,锻炼前喝点热饮。不宜脱衣:出汗后也不宜脱衣,以免着凉、受寒刺激血管。不宜过急:运动前,先做热身活动,让身体活络起来进入状态,再运动。不宜过猛:不选择剧烈运动,同时动作不宜过猛,如猛起跑、猛蹲下等,易使大脑供血不足。尽量选择平稳的“慢”运动,如慢跑、八段锦、太极、健走等。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1、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这一点没有质疑,有心跳意味着活着;2、它能推动血液的流动,这样才能向全身供应氧和营养物质;3、它能通过循环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冬季心梗高发!今天三甲传真给大家分享一个特别特别实用的内容,它来自一个做过多例手术的心脏医生,来自他从医20多年的总结。这些经验总结对于我们,无论是年轻人还是我们年迈的父母,都像黄金一样珍贵。记住这些,我们就能在巨大危机来临之前,识别早期信号,就像地震的预报一样,及早采取措施,避免日后生命和财产巨大损失。为了让更多人易于理解和受益,下面的医学表述全部予以通俗化。
首都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健,做过多例手术的心内科专家。他有个习惯,每次术后都会仔细问患者,你感觉手术前后,身体上有哪些变化?哪些症状改善了,哪些症状不见了?这一问,问出东西了。句句是金。什么呢?
就是千奇百怪的心绞痛症状!心绞痛,说明心血管开始堵上了,导致心肌缺血。如果不搭理继续进展,那就会发展为心梗。今天张健医生要告诉我们的,是那些根本意想不到的信号,意想不到的心绞痛表现。
下面就结合真实案例一个一个开始讲,请一定牢记。
第一个奇怪症状:双耳突聋
山东的一个公司经理老黄,中年男性,平时身体还不错,就是比较劳累,应酬也多。
有一天去杭州出差,老黄突然发现双耳听不见了。
双耳突聋,必须抓紧治疗。老黄取消出差,到医院的耳鼻喉科检查。
先给右耳做了手术,但是术后右耳完全失聪。左耳不敢再做,残存着一点听力。
过了一段时间单位体检,发现了心脏的冠脉堵塞。
到张健医生这里治疗之后,血运恢复。没想到,他的左耳听力恢复了!很明显,他的双耳突聋,跟心血管堵塞有直接的关系。张健医生告诉定焦大叔,他接触的心绞痛患者,有很多都会出现听力下降,有的双耳嗡嗡响,术后马上症状消失。
所以,听力突然下降,是心绞痛的一个早期症状。
第二个奇怪症状:脐周疼痛
那是一个初冬,大寒流来北京之后的第二天。
老高一早出门遛弯,回来之后就开始肚子疼。开始以为是闹肚子,到洗手间蹲了很久,也没什么成果。
疼痛越来越强烈,而且疼的地方很怪,是肚脐周围。越来越疼,老高捂着肚子,满头大汗。
莫非是阑尾炎?
老高实在扛不住了,打医院的急诊。
急诊一看老高的年龄,50上下,肚子疼,加上天气寒冷,体温不高,高度怀疑心绞痛。
很快给他做了心电图,果然显示急性下壁心梗。
本着就急就重的原则,急救车把老高送到张健医生这里。做冠脉造影,果然,右冠%闭塞!
做了血栓抽吸之后,就在手术台上,老高的脐周疼痛消失了。
心肌供血的恢复和腹痛的消失,在时间上同步,也就说明,老高的心绞痛,是以脐周疼痛为表现的。
或者换个说法,脐周疼痛,对于心梗的高危人群,要高度怀疑心梗前兆。
无独有偶,没多久一个山东菏泽的患者来找张健医生。他也是脐周疼痛,医院检查消化系统,没发现问题;医院做了胃镜肠镜,甚至胶囊胃镜,都没有发现异常。后来他辗转找到张健医生这里。
因为有了老周之前的经验,张健医生考虑他可能也是心绞痛。
造影发现,他的回旋支,99%的闭塞。血运重建之后,他的脐周疼痛,很快消失。
第三个奇怪症状:脚底疼痛
一个山东的老人,急性心梗发作,在张健医生这里做了支架手术,开通了血管。
术后张健医生去问他,现在心脏舒服了,你好好想想,身体上还有什么变化,比如以前有的症状,现在没有了?
老人想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有了!之前我走路老是脚底疼,走不到两根电线杆的距离,脚底就像踩了钉子一样,扎得生疼。现在没有了!
这还不是个例。
过了没多久,张健医生在心脏支架术后查房的时候问起另一个患者,你感觉术后身体上有什么地方觉得改变了?
这个患者说,有!以前走路就像走在蒺藜上,走一步挪一步,疼得满头冒汗。做完手术,马上没事了。
看来脚底针刺一样的疼痛,也是心绞痛的一个表现。这种症状虽然不多见,但是千人千面,心脏报警的途径也是千变万化。
第四个奇怪症状:睁不开眼睛
石家庄有个中年男性,8年睁不开眼睛。四处求医找不到原因。后来突发脑梗住院治疗。
幸好脑梗不是很严重,在神内住了几天就没有大碍了。但眼睛还是睁不开,随后到眼科,眼科诊断是倒睫。把眼睫毛拔除之后,眼睛还是睁不开。别说睁不开,掰都掰不开。
后来找到张健医生这里。
张健医生为他检查评估之后,发现是心衰。造影检查,心脏上的一根重要血管,前降支,堵了99%。
马上手术通开。
术后一小时,奇怪的事情出现了,病人的眼睛睁开了!
难道眼睛睁不开和心脏缺血有关系?
曾经有病人跟张健医生说,术后眼睛清亮了,能看到病房的窗帘了,而且非常的清楚。
张健医生说,虽然无法考证心脏缺血和眼睛之间的关系,但是医生脑子里要有这根弦。对于患者来说,眼睛突然看不清了,甚至睁不开了,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