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月乱穿衣,虽春已过半了,但是倒春寒还是会带来强冷空气,一不小心就会让疾病钻了空子。
初春最容易冻出4种病
脑梗
春季,日夜温差很大,气压低、湿度高,身体里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容易受到刺激,使小动脉血管持续痉挛,血压突然升高,容易造成脑梗。
心脏疾病
气温突然下降,受冷空气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抽搐,急性心肌缺血,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
感冒
气温下降,冷空气刺激使得气道免疫力下降,诱发咳嗽、胸闷、哮喘、呼吸困难等。
胃病
冷空气的刺激会引起胃部毛细血管收缩,胃部血液循环、胃酸分泌会受到影响,诱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
男不冻背,女不冻脚
男女的身体结构不同,应该保暖的地方也不一样,要是在春天冻着了,很有可能留下难以根治的老病根。
1
女人冻不得脚
小李是眼中大家心目中的美女,再冷她都是韩剧标配:打底裤露脚脖子,由于长期这样,一天下夜班,小李上厕所时发现自己尿血了。
经过验血、超声等检查,医生判断,小李是尿路感染,原因是长期冻的。
脚踝不起眼,但是它上面有近十个重要的部位。
脚部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脚踝是联系两个心脏的交通枢纽。
脚踝受冻,直接对身体造成损害。
不仅是脚踝,脚离心脏最远,是全身阳气最难到达的地方,而多数女性气血比较虚,会有足部冰凉的症状,倒春寒时,就应该更加重视脚部的保暖。
2
男人冻不得背
男性以阳气用事,靠阳气在体表发挥防护作用。
背为一身之阳,循行于后背的足太阳膀胱经就像铠甲一样保护着内在脏腑。
而忽略背部的保暖防寒,寒邪就会趁虚而入。
腰部也在后背,该部位是肾之腑,肾喜温恶寒,一旦受凉就会立刻“闹情绪”,出现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
此外,腰部受寒还常常会表现为腰部酸痛、刺痛、不能弯腰、活动受限等情况。
寒气可通过背部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引起腰酸背痛,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导致各种不适。肺心病、哮喘等也常与背部着凉有关。
春天就要捂着,不能受冻。
春捂秋冻,春捂的习惯不能忘记,虽说男女重点保暖的部位不同,男不冻背,女不冻脚,这并不是说,男人就可以冻脚,女人就可以冻背了,各有侧重而已。
药王孙思邈也说:“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
因为经过一冬的养精蓄锐,开春后毛孔从封闭状态开始舒张,阳气也从五脏六腑向体表发散。
若这时候被寒风吹到或被湿冷的雨水淋湿,风寒或寒湿长驱而入,会引起发烧怕冷、头痛身痛、鼻塞喷嚏、咳嗽咽痛、关节疼痛等。
而且刚刚升发的阳气也会被扼杀,对一整年的健康影响很大。
所以早春不要着急脱去保暖衣物,适当的捂一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需要,也是为了预防疾病。
怎么捂呢?
1
早晚捂,变天捂
春捂早晚要捂,变天尤其要捂。养成每天查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做好准备,有备无患。
脱衣递减
下半身应该多穿一些,而上身可以稍微少穿一些,有利于气血畅达。
脱衣也不是一步减到位,要递减,一件一件地脱,尤其是身体虚弱的老年人。
3
春捂宜松
春捂不仅是不要过早脱衣,同时穿衣也不能过紧。春天是一个舒张开放的季节,应该让人无拘无束,穿紧身的衣,阻碍了气血的流动,容易把阳气郁住,身体会更冷。
所以,穿保暖性好又柔软透气宽松的衣服最好,暖和,皮肤也不容易干燥瘙痒。
春捂,但不能过度
春捂固然重要,可是捂得太过又会捂出火来。
春天蓄积了一个冬天的阳气,要往外发散,如果捂得太严实,就会导致鼻腔、牙龈、肠道、呼吸道上火。
所以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温度变化来定,如果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1~2周,就可以解除春捂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