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春季养生小知识怎么吃三七更健康
TUhjnbcbe - 2021/5/18 17:42: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平安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

点击上方蓝字“脉搏波血压管理”,一点的距离,让你更了解我们

我国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患者高达3.58亿,但治疗率只有45.8%,控制率仅为16.8%。长期的血压升高,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或有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都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会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

高血压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病情严重的需要长久服用药物。但很多高血压患者往往对于用药并没有正确认知,容易陷入一些误区,这样不仅不能够稳定血压,反而还会加重病情,甚至会导致中风瘫痪、猝死等。

10大用药误区千万不要犯

误区1:血压不高就不吃药

很多患者以为,血压≤/90mmHg就算正常了。其实,即便血压在/90mmHg以下,发生脑梗、脑出血、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依然随血压的升高而增加。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90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至</80mmHg。已经证明血压大幅波动可加剧靶器官损伤。隔天吃一次降压药,血压忽高忽低,与高血压一样有害。假如每天吃一片药血压偏低,需要找医生进行用药调整,避免血压明显波动。

误区2:没感觉不适就不吃药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

第一,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虽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

第二,没有不适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研究结果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mmHg,亚洲人群的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

第三,对症治疗药,不能代替降压药治疗。有些高血压患者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使用西药、中药、保健仪器也可以缓解,但绝不能代替降压药治疗。

误区3:怕产生耐药性就不吃药

很多40-50岁的患者舒张压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第一,降压药不是抗生素,不会产生“耐药性”。

第二,血压控制得越早,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肾损害。研究结果表明,舒张压每降低5mmHg(收缩压降低10mmHg)可使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分别降低40%和14%。

第三,有些高血压患者,开始只用一种降压药,过几年后需联用两种降压药。这不是耐药了,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等,血压比原来更高了。

误区4:降压药伤肾不敢吃

伤肾的是高血压,不是降压药。

第一,所有的降压药物都有副作用,但降压药的副作用远小于高血压本身对身体的损害。

第二,药品说明书上列举的不良反应仅占1%-5%,但并不是每位患者在用药后都会发生不良反应。有些人担心降压药副作用,是因为知识欠缺。有些人故意渲染夸大降压药副作用,是为了卖保健品,这是无德。

误区5:高血压初期不能用好药

经济许可时,优先用“好药”。

第一,优先选择长效降压药。短效降压药指需每日3次的降压药。中效降压药指需每日2次的降压药。同类药物中,选择每日1次的长效降压药,不仅依从性高,而且可有效控制全天血压(包括夜间血压和清晨血压),能更有效地预防猝死、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第二,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普利”类和“沙坦”类降压药,适用于高血压伴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心力衰竭的患者。“地平”类降压药,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或斑块的患者。“洛尔”类降压药,适合于中青年、心率偏快、伴有冠心病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氢氯噻嗪、吲达帕胺,适用于摄盐较多、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和下肢水肿的患者。

误区6:保健品代替降压药

近些年降压保健品越来越多,比如降压枕、降压手表、降压帽、降压鞋垫等,这些保健品都声称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结果并非如此。

保健品的降压功效根本就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使用这类保健品降压,即使保健品没有危害,也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

误区7:降压药降得越快越好

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

如果血压下降速度太快,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事件。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稍快;老年人、病程较长,有合并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可稍慢。绝大多数的长效降压药需要1-2周才能达到最大和稳定的降压作用,不要急于更换降压药品种。

误区8:怕副作用不吃药

任何一种降压药都可能有个别人不耐受。了解降压药副作用,有助于合理用药。

1.“普利”类降压药可引起干咳。不耐受者应换用“沙坦”类降压药,不要盲目使用止咳药。

2.“地平”类降压药可引起踝部水肿。不耐受者应换用“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不要盲目使用补肾药和利尿药。

3.“洛尔”类降压药可引起心动过缓,用药期间应监测心率。4.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可引起低钾血症。如果出现乏力、食欲差、双下肢无力、甚至意识障碍等应立即就诊。

误区9:降压药隔几年就要更换

如果正确的选择了降压药,血压控制的很好,而且没有出现副作用,应该继续用下去,不建议定期换药。除非新品种上市,而新药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考虑换药

误区10:降压药一吃就断不了

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可随时停药。问题是不能停,一旦停药,血压会重新升高。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这样说,不是药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当然,早期无家族史的高血压,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血压能够恢复正常,可以不用药。除此之外,应该用药治疗。

不要忘了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给更多亲朋好友看看,一定有人用得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季养生小知识怎么吃三七更健康